唱了三十年《冬之旅》,这位历史博士男高音还写了本学术专著
此次来沪演出的版本为男高音与小管弦乐团的合作(上海大剧院供图)
由伦敦巴比肯艺 术中心制作的《冬之旅》,今明两天在上海大剧院演出两场。这部由舒伯特同名声乐套曲改编的男高音与小管弦乐团版本,以失恋的冬夜旅人为主角,用体量庞大的艺术歌曲徐徐展开“爱与痛的诗篇”。届时,男高音歌唱家伊恩·博斯特里奇将携手指挥蒂姆·默里和上 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共同演出这部作品。
男高音博斯特里奇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因而在演唱时更注意梳理> 作品诞生时的历史背景(上海大剧院供图)
“我来时是孤单一人。我走时,还是孑然一身。”这是德国诗人威廉·穆勒于18世纪20年代创作《冬之旅》24首诗作中的经典诗句。彼时的欧洲充满动荡与变革,文化艺术上的新潮流也应运而生。穆勒在诗作> 中塑造了一位冬夜的旅人在一片肃杀与寒冷中,勇敢踏上寻找光明与温暖的旅程。随后舒伯特受此感染,将其改编为声乐套曲,成为德国艺术歌曲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套曲原为男高音和钢琴而作,德国作曲家汉斯·赞德将其大胆改编成男高音与小编制管弦> 乐团版本。对于这个改编版本,英国媒体都给予四、五星的推荐,称其为“一次对舒伯特天才的致敬,幽暗神秘而扣人心弦”。
作为此次作品的唯一演唱者,博斯特里奇早在青少年 时期,便接触到了德国艺术歌曲。他通过醇美的嗓音和精雕细琢的演唱技巧,把这种具有浓郁文学气息和深邃思想内涵的音乐样式演绎得富有变化和戏剧性。也因为如此,他被视为 21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代言人”。在他看来,和舒伯特早年的《美丽的磨坊女》那> 样明媚的作品不同,《冬之旅》的故事有关“爱与失落”,具有更深刻的主题内涵。迄今为止,他演绎《冬之旅》已有30年的时间,而且越了解越演唱,越觉得其内涵丰富。他说:“连续唱五个晚上,仍能从其中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不过,博斯特里奇并非科班出身,在成为一名歌唱家之前,他是一位历史学博士。基于他的学术背景和30年的演唱经历,令他提笔写了一本有关《冬之旅》的研究专著。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看来,这本> 书有着特殊的体例与视角,同样以24个章节呼应《冬之旅》的结构,呈现出一种文化联想的丰富性。博斯特里奇表示:“我想要把作品诞生当时的社会背景呈现给当代读者,探寻这部作品与当下人的关联,最终也把我自己的人生体验如何在作品中表达传递给听众。”
此次演出的多媒体投影还将呈现博斯特里奇此前演出《冬之旅》时的影像,与舞台上的他产生“今与昔”的呼应(上海大剧院供图)
在舞台呈现方面,该剧以黑白影像营造萧瑟的冬景,斜面舞台及多面投影等手法呈现苍茫大地的旅程,更凸显主人公的寂寥与悲伤。这是导演妮夏·琼斯在北欧的冰雪世界获得的灵感。值得一提的是,投影中还将博斯特里奇以往的演出片段融于其中> ,如同一面“暗镜”,令当下与过往相互映照。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邢晓芳
图片:非注明均叶辰亮摄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