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到这个问题时,驻守大竹山岛的海防连长哽咽了
图片:杨丽娟
位于黄海、渤海分界线上的大竹山岛,是一个“四无小岛”,即无淡水、无航班、无耕地、无居民。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海防连连长贾远方就常年驻守在这个岛上。
9月21日,贾远方及其正在探亲的爱人孙朋朋在岛上接受了“走进热血边关”网络媒体国防行一行记者的采访。没想到的是,当记者问到“如何平衡家庭与守岛事业”时,一个钢铁男儿竟忍不住哽咽哭泣。
记者:你当了7年多的海防兵,在大竹山岛上最苦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贾远方:最难的是不通航。在这里,风力6级以上船就无法靠岸,每年有200多天是不通航的。不通航,就会影响供给。有一年冬天一个多月不通航,战士们没有给养,只能喝创业井里打上来的苦咸水,吃用这水蒸出来的黑馒头。
图片:杨丽娟
记者:刚才我们观摩了你们的巡逻、炮班操作等训练课目,训练很扎实也很辛苦。想问问,你在这里守岛,是如何平衡与家庭的关系的?
贾远方:在这方面,我亏欠家里太多(哽咽落泪)。去年,我的女儿出生,我只在出生那会儿回家照顾她们母女一个月。第二次见到我的女儿时,她已经8个月。因为顾不上我自己的小家,所以每次和我爱人相处时,都会更珍惜、更懂得忍让。
记者:我想问问军嫂,你对贾连长有没有抱怨过?
孙朋朋:以前也抱怨过,现在没有了。两个人相处时间短,不舍得吵架,有矛盾很快就解决了。刚才他说到回家看孩子,我印象特别深。那天他打开门,孩子一下就愣住了,盯着他看了好几分钟。以前他不在家的时候,我经常住娘家。现在有了孩子,我就和婆婆一起带孩子。当军嫂,就得把自己培养成女汉子。
记者:你俩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你觉得贾连长在海岛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孙朋朋:我们俩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他来了军队。与刚毕业那时候相比,他成熟了许多,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感了。有一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他现在非常珍惜水,因为大竹山岛上淡水比较珍贵。回老家探亲也改不掉这个习惯。
图片:杨丽娟
后记:
对贾远方夫妻的采访常常会有一种代入感:假如自己是军嫂,扛不扛得住。作为军嫂,可能会多承担一些家务,多承受一些思念的煎熬。但军属的荣誉感也是无法替代的。大竹山岛海防官兵训练刻苦,现场他们嘶哑的吼声,干练的操作,他们战天斗地、坚守门户的精气神,在场的人无一不受到震动和感染。
这就是“老海岛精神”的魅力。“老海岛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发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自然生长出来的,在海防官兵身上已然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老海岛精神”不局限于守岛,扎根海岛,以岛为家;扎根船艇,以艇为家;扎根哨所,以哨为家,都是“老海岛精神”。
采访结束后,贾远方带着妻儿一起回老家过中秋节了,祝他们幸福,向海防官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