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潮”建筑
80年前如果有网络,旧上海市图书馆一定是“网红”。
这是一座安置在古城楼式建筑内的图书馆。黄色琉璃瓦覆顶,外有飞檐斗拱,内有梁枋藻井。远观是中国传统建筑,实则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内空间的设计在当时非常“现代”——卫生、消防、电梯设备一应俱全。
图书馆楼高两层,一楼门厅铺设红缸砖地坪,砖红色本就低调,几十年的步履摩挲像是额外给它们覆上了一层灰色滤镜。馆员黄怡介绍,这些十几厘米见方的小砖块在修缮时一一拆除,清洗修复后重新铺贴。原来的建筑地下铺设有暖气管道,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新馆加装的空调、消防管道也还是铺在地下。施工时,每一块砖都被编号、拍照,管道铺设完工后再归复原位,分毫不差。
二楼中厅是过去的目录室——以前图书馆内藏书全部闭架陈列,读者借阅时,先在目录室查找自己想要的书目,告知工作人员,再由工作人员取出。这个空间有别于中国传统厅堂,而是借鉴西方建筑设计了顶部采光天窗,天窗之下架设彩绘梁枋,屋内光线通透,抬头之际,小格窗框外的风景也别有韵致。天窗在中国的普及远在几十年以后,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引进西方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的那批建筑之一,这座图书馆在当年不可谓不“潮”。
近代市政文献收藏是特色
上世纪三十年代,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在江湾地区划地7000亩,规划设计全套市政设施,作为新的市中心区域抗衡租界,这就是著名的“大上海计划”。从1929年划定“新市区”到抗战前夕,由董大酉领衔设计的一批新式建筑拔地而起,包括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市图书馆、旧上海市博物馆、旧上海市医院、旧上海市体育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国航空协会会所及陈列馆等。
由于经费不足,设计规划没能全部实现,旧上海市图书馆只建成了规划体量的近一半便投入使用。1937年8月,日本侵华战火燃烧到上海,图书馆被迫关闭。抗战结束后,这里又被用作同济中学校舍,直到2007年学校搬迁。
如今图书馆二楼专设“上海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以历史文献、建筑模型、全息投影等方式立体展示当年的市政图景。市政中心区域鸟瞰图是个规整十字,中轴线上的市政府大楼坐北朝南,图书馆和博物馆分立西、东两翼,彼此对望。杨浦区是中国近代市政发源地,因此,有关近代市政的文献将是杨浦区图书馆新馆馆藏的一大特色。
时光迁延、世事辗转,当年大部分建筑已经挪作他用:旧上海市政府大楼现为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公楼,旧上海市博物馆用于长海医院影像楼,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旧址则是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的所在。但旧上海市图书馆和旧上海市体育场沿用了原有功能,后者就是如今的江湾体育场。
建筑内外,藏着许多新旧难辨的细节
旧上海市图书馆大楼在1994年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成为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划入江湾历史风貌保护区。老建筑修缮秉持“修旧如旧”原则,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属于旧上海市图书馆的部分占近4000平方米,如今建筑内外藏着许多新旧难辨的细节。
新造建筑与老建筑风格高度统一,整个图书馆的书架、座椅都采用深色实木,像是从老照片里拷贝而来。
老建筑的藻井彩画曾经被人粉刷涂盖,修缮时候作了复原处理。在一次现场勘查中,大家意外发现一楼壁龛顶部留有两块保存度极高的彩画,于是采用专业罩面漆保护工序,最大限度保存彩画原有样貌。观摩比对新旧两处彩画是参观这个图书馆的一大乐趣。
老建筑的一楼和二楼各有一扇“孔雀门”——仿照孔雀仪态制作的金属镂空门。两扇门乍看毫无差别,事实上二楼是原物修复,一楼是全新的仿制品,二楼旧门为纯手工打造,用铆钉链接,修复人员进行了基底防护和除锈刷漆。一楼新门则是直接锻打热弯成型,用焊接技术取代了铆钉。
据悉,杨浦区图书馆新馆空间设计以“支持学习中心”为核心理念,规划了文献借阅、数字服务、展览展示、主题活动等四个基本功能区,并且通过多种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手段提供多元文化服务。更多细节,只待新馆开放。
记者手记我们开始懂得珍视时光之赠与
旧上海市图书馆建成面积仅有不到4000平方米。80多年前的宏伟设计,放到今天的建筑丛林里,完全没有可能以“大”取胜。但它静静地坐落在恒仁路128号,自带古朴而稳重的气场,让靠近的人不自觉地生出仰望之心。
大部分人如我都不是建筑专业行家,只觉得这座老楼的采光、通风、卫生、消防等实用功能设计相当现代,形态和细节又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建筑师把他们当年理解的“中西结合”画入图纸,装进每个门洞和窗格。用今天的眼光看当年的“潮”,像是在玩时间的魔法。
老建筑一楼门厅的红缸砖地坪并不显眼,经过馆员特意提醒,我才注意到,它们好看、低调,毫不掩饰几十年步履摩挲的痕迹。这些砖块在修缮时曾被拆除,一块块编号、拍照,清洗之后归复原位。它们让我想起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的重建:圣母大教堂在二战中被炸毁,德国统一之后启动重建。严谨的德国人从废墟中发掘出7000多块旧石块,挑选出3000多块重新使用,他们仔细测算、比对这些石块原来的位置并将其一一归位。我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时的震撼,那种近乎严苛的对待建筑和历史的态度,显得既迷人又遥远。
但在今天的上海,我们已在越来越多的老建筑修复案例中听闻和感受到类似的追求,这是我们开始懂得珍视时光之赠与的证明。
作者:钱蓓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