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

2018-10-19信息快讯网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金秋十月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同样也是播种未来创想的时机。作为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今年迈入第七个年头。本届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于10月21日-27日举行,六部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委约作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部邀约作品将相继上演。

这些作品或是带着思辨的眼光,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语汇,将日常生活与热点话题呈现于观众面前,令人深思回味;或是在讲述中国故事、吸收传统文化精粹的过程中,寻找到青年艺术家的立足点。尽管尚在创作起步阶段的他们粗粝、朴素、直接,却也用大胆、自信和无穷的想象力打动着普通观众与行家前辈。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现代舞《霸王鞭》灵感来源白族传统“鞭舞”。尽管制作团队中不乏国际“操盘手”,但是舞者强调,《霸王鞭》代表我国白族的历史以及家乡人的心声。

七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共委约了78位青年艺术家的65部原创作品,打造了一条从创作到交易、演出的完整产业链。

着眼现实,以青年人视角用艺术观照社会生活

第一次画画时,你几岁?如果把这个问题丢给城市里的青少年,这个答案或许是五岁,甚至是刚能握住画笔的“涂鸦”之作。可把这个答案抛给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们,有的老人终其一生未曾有过一个时刻,可以安然坐在画架前,手执画笔,信马由缰。参与过奇幻装置剧《爸爸的时光机》展现木偶机械的精巧,也曾为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营造神秘与梦幻,这一次舞台设计师陈凤华跋山涉水,为印证博伊斯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在陈凤华看来,这些未受过美育教育的老人,也应该有表达的权利。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实验戏剧《鸳鸯履》将白族大本曲与现代话剧、肢体剧以及现代偶剧相结合,让舞台更符合当代审美的丰富性与层次感。

作为“扶青计划”七年来委约的首部策展作品,艺术展览《处女作》一经推介就引发不少评委的关注。作为主创,陈凤华深入偏远山区,鼓励终其一生在山村生活的老人拿起画笔,画出心中所感。有人笔触成熟,不一会儿画布上就出现了她裤腿上的纹样;有人线条幼稚却起笔凝重,仿佛再厚重的颜色、再多的渲染都无法寄托对土地、对亲人的感情。从艺术角度而言,他们的这些“作品”称不上是画,可对于作画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却有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接近诗意的时刻。更令观众所触动的是,这样一幅新鲜诞生的“处女作”,对于其中一些百岁“新秀”而言,也有可能是生命最后一次具象化的表达。

有对当代乡村与老龄社会的关注,就有对大都市里年轻人生存状态的体察。一部现代舞《微缩空间》把焦点从边远山区移至我们生活的上海。青年编舞杜彦昊和他的团队伙伴,想到把城市空间在作品中等比微缩,将市井百态融于这一个有限的模型装置之中,透过肢体语言与空间的对话,进而产生戏剧张力。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现代舞《微缩空间》中,青年编舞团队把城市空间等比微缩,将市井百态融于一个有限的模型装置之中。透过肢体语言与空间的对话,进而产生戏剧张力。

青年人对现实的观照早在“扶青计划”伊始就有所展现。2013年,年仅18岁的吴承昊带着自己的作品《白鱀豚歌》在“扶青计划”亮相。虽未接受过专业的科班音乐训练,他却拿出规规整整的室内乐交响诗。中国竹笛与钢琴、提琴的中西乐音流淌出的,是少年想象中白鱀豚(即白鳍豚)的哀伤与悲恸。作为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由于种种原因,白鱀豚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数量锐减,被称为  “水中的大熊猫”。遗憾的是,它没能拥有大熊猫的幸运,被称为灭绝动物。吴承昊有感于此,创作了这部《白鱀豚歌》,用四个乐章以优美的乐句讲述了长江两岸渔民口耳相传的长江公主美丽传说,呼吁当代人保护动物、敬畏自然。

回望传统,以融入艺术血脉的中国魂打开创新视野

越是青春洋溢、创意无限,越是会在传统文化与中国元素中寻找灵感。翻看近些年“扶青计划”孵化的原创作品,绝大多数也都是对于传统戏曲、中国故事与民族文化的再阐释。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戏班乐队尝试将戏曲音乐与西洋音乐“跨界”融合,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演出《斩·断》。

彩云之南,是玉龙雪山的巍峨险奇,是丽江古城的悠久秀美,是蝴蝶泉边的歌声婉转,是泸沽湖畔的心神荡漾……多民族的绵延历史与自然风光留给无数艺术家驰骋的斑斓画卷,在今年艺术节的“扶青”平台,来自云南的多位青年艺术家,带来了各自家乡的舞蹈与说唱艺术,用青年人自己的方式传承文化。

董继兰曾是《云南映像》的主演,也曾上过达人秀的舞台,其舞蹈中原始的生命张力令人印象深刻。十几岁就跟着杨丽萍学舞、跳舞的她,审美、身体质感乃至艺术感觉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而这或许也就是当她从舞者身份转换为编舞的首部作品,也效法杨丽萍从融入血脉的民族文化中寻找答案。由她主演、编舞的现代舞《霸王鞭》灵感来源于白族传统“鞭舞”。尽管邀来制作人法鲁克·乔德里、英国作曲家乔安娜·克拉拉等多国际“操盘手”,可董继兰自始至终强调的是:“《霸王鞭》不仅代表了我,还代表着白族人的历史以及家乡人的心声。”

和董继兰的与生俱来不同,生长在云南,求学在上海的杨韫嶷,第一次接触白族大本曲,却是经由一次在家乡非遗博物馆的参观。或许是这原始高亢的声腔唤醒了血脉中的某种情愫,一次回望,念念多时。这一次她就把大本曲中因“穿错鞋”而引发的一段姻缘故事搬上了当代舞台,推出《鸳鸯履》。杨韫嶷将白族大本曲与现代话剧、肢体剧以及现代偶剧相结合,让舞台更符合当代审美的丰富性与层次感,不过在声腔上,她还是保留了大本曲最原汁原味的“三腔九板十八调”。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此前扶青计划的舞台上,出现过不少优秀的跨界艺术形式,比如《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中,钢琴同昆曲巧妙对话,给观众带来全新视听体验。

“扶青”舞台上有民族舞蹈、非遗曲艺作为艺术样式的再一次挖掘,也有中西方戏剧理念碰撞下,对传统故事、名著经典的当代诠释。

《画皮》一直是《聊斋志异》中频繁被搬上银幕舞台的一篇,不单是因为故事诡谲,更让后世艺术家看到其中人性关系可供深挖的潜力。这一次,由王峙儒编导的实验歌剧《皮》,又将对母本所呈现的生存与道德在现实困境中的矛盾,做一次新的追问。王峙儒希望借由西方歌剧这一海外观众所熟悉的呈现方式,把中国戏曲文化融入其中,深入感知传统文化背后的东方美学力量。而把西方名著搬上戏曲舞台,在“扶青”舞台也不是第一次,这次马笑与刘大可合作的《老人与海》,改编自海明威的同名小说。当原著中“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样的句子,经由皮黄唱腔,成为“我虽年迈志不减,叫尔有来无回命归黄泉”,那样的豪迈坚韧又有了一重新的意蕴。

具有传统文脉与当代思考的作品,借由艺术节平台的孵化、推介,也屡屡获得海外买家的青睐。这些刚在艺术跑道上起飞的青年人,一飞冲天,去往世界各地:实验京剧《蠢货》亮相爱丁堡艺穗节;“音乐电影《斩·断》×戏班乐队《皮黄》现场音乐会”开启美国多地巡演后,又演到了匈牙利、印度、英国和中国香港;越剧《再生·缘》在今年6月参演“一带一路”国家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国际戏剧节;而作为亚洲协会的文化推荐项目,今年初《霸王》在美国纽约演出,11月还受邀参演香港新视野艺术节。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独角戏《老人与海》的效果图。作品把西方名著搬上戏曲舞台,剧情改编自海明威的同名小说,你能想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如何表现?

海内外买手所看重的,正是青年艺术家身上鲜活而独特的中国底色:《霸王》中民乐演奏员被赋予了角色,让《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幽兰逢春》等古曲在琵琶、阮、古筝、笛箫、大鼓的“对话”中重现霸王别姬、鸿门宴、巨鹿之战等历史故事。正如俞冰自己所说:“我用琵琶触碰历史,体察自然,抒发情感,感怀世界。”

也正是站上更广阔的舞台,获得更多的认可与反馈,才让这群年轻人在对传统文化的回望中,越发感受到一份对民族、对传统的敬畏之心、责任所在。戏班乐队发起人竹马曾向记者感慨:“与其说是看重我们的作品,不如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音乐给了世界以震撼。”

>>>专家点评

空间、关系等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成为艺术表达的入口和载体

张麟(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扶持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能够代表上海鼓励艺术创新的胸怀和视野,成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以我最熟悉的舞蹈板块为例,今年舞蹈板块的众多申请作品大都具备了较强的艺术探索精神,青年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方式,用舞动的身体来探究自我,来与世界对话,体现出较强的现代意识。他们的背景不同,生长文化环境不同,生活环境同样不同,这也就造就了他们舞蹈艺术作品的多元性和个性色彩。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空间、关系这些散落或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成为舞蹈家们进行艺术表达的入口和载体,在此次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中成为一个共同性的思考话题。在这其中,人与人的空间和关系、人与建筑以及这座城市空间的关系、传统艺术和当代人的关系,都一一化为不同的舞蹈形式和呈现手段,跃然于舞台。于是乎“榫卯”与“结构主义”开始了肢体对话,身体和建筑空间开始了亲密接触,“霸王鞭”也化作一种媒介,让舞者与时代对话。在这众多作品中,《微缩空间》和《霸王鞭》脱颖而出,将在艺术节期间亮相。

《微缩空间》由青年舞蹈家杜彦昊创作,该舞者多元丰富的艺术阅历造就了他不拘一格的身体语言,也让他用这种不拘一格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在他的作品中,不同特点的身体之间发生着微致的关系,构成了不同的空间意象。和谐的、矛盾的、融合的、冲突的,但最终一切都又归于平稳之中,各自向既定的方向走下去……在这个作品中或许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某一个瞬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国际大都市中拼命地行走着……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霸王鞭》由舞者董继兰创作。这位从杨丽萍老师的作品中成长起来的舞者,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她具备一种民族传统文化滋养和传统艺术表演熏陶下,对传统进行不断追问和思索的气质。这种气质也造就了 《霸王鞭》的产生。这一传统的舞蹈道具和器物在董继兰的眼中已经幻化为一种符号,一种充满象征寓意的符号,那就是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活在西南高原之地的女性。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女性的身份地位也在改变,而不变的是那种流淌在骨子里掷地有声的生命之力和之韧。董继兰用传统的舞蹈道具与身体相结合,来阐释作为那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新时代女性对于传统、对于女性生命之力和之韧的感悟与理解。

>>>相关链接

“青年艺术创想周”委约节目推荐

现代舞 《霸王鞭》

董继兰 编舞/舞者

时间:10月 22-23日 19∶30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

现代舞 《微缩空间》

杜彦昊 编导

时间:10月 22-23日 19∶30

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

实验戏剧·白族大本曲 《鸳鸯履》

杨韫嶷 制作人/导演/编剧/主演

时间:10月 20日 19∶30

10月 21日 16∶00 19∶30

10月 22日 15∶00 19∶30

地点:上戏黑匣子剧场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独角戏 《老人与海》

马笑 导演/编剧 刘大可 主演

时间:10月 20-22日 19∶15

地点:上戏新空间剧场

实验歌剧 《皮》

王峙儒 导演/编剧

时间:10月 19-20日 19∶15

10月 21日 14∶00 19∶15

地点:上戏端钧剧场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扶青计划带来惊喜,六部委约作品展现先锋艺术视野-信息快讯网

实验艺术 《处女作》

陈凤华策展人

时间:10月21-27日

地点:上戏端钧剧场前厅

作者:黄启哲

图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40年前《文汇报》登了这篇小说,全中国读者的泪,流成一条河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关注中国农村之变:致富路上守住“乡愁”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四十周年,“魅力上海之夜”在日本京都举行
中小学生唱歌跑调话题引网友反思: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需要投入才有成效
加强应急处置确保水上交通安全,长江上海段集装箱落水应急处置演习举行
全球政要名人点赞进口博览会 | 英中贸协主席采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英国出口提供新平台
建立专办机制全面扫除安全隐患,上海检察机关着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歌剧《运之河》、话剧《复兴号》等集结来沪,展现江苏文化魅力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人的桥都是自己造”!同济三代学者40年接力跨越,上海的大桥上都有这师徒三人的贡献
【国际锐评】“交易的艺术”怎能照亮全球前行之路?
《海上生民乐》将亮相第46届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
聚焦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 以现实小视角,划出一根根暖人心的火柴
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
“零时差”看最前沿的设计师作品,“上海购物”带来新体验
“我是年纪最大的新人!”易中天首部话剧作品,将亮相上海城市剧院
《我和我的艺术节》之③| 龚天鹏:好演出、好作品,对每个人都是受益的
刚刚,失踪沙特记者卡舒吉最后的作品发表了
“娘家人”助力中国商标品牌“走出去”
天气预报 | 入秋以来的最凉早晨,你有没有多穿一点呢?
特朗普又又又退群了!而且这次还甩锅给中国……
外资看好中国,打了谁的脸
中国经济前路开阔(人民时评)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这些国际知名艺术家,将中国首展献给了上海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20年来1000多家中外演艺机构参加,交易会上有何亮点?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大师名团汇聚在上海,一周看什么?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首次驻场上海带来五场演出
迎接进口博览会,上海虹桥站组织消防演练
《我和我的艺术节》之④| 叶小纲:为神话谱曲已经想了40年
汲古与涵新可以并行不悖,乐震文、吕大卫作品展证明
爱情和亲情那么复杂,如何用一生理解?这部作品讲得比《饮食男女》更透彻
汲古铸今——郑伯萍、郑明轩作品展
聚焦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丨歌剧《托斯卡》:上世纪初首演作品如何在今天唤醒人们?
“五十六个星座”上热搜,词作者乔羽还有这些经典作品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