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

2018-10-14信息快讯网

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信息快讯网

▲《战争》

保罗·路易斯·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号出生于马拉加 (西班牙南部)梅尔西德广场36号,是巴斯克区画家何塞·路易斯·布拉斯哥 (José Ruiz Blasco)和安达卢西亚之女玛丽亚  ·  毕加索·洛佩斯 (María Picasso López)所生的儿子。由于何塞申请到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达·瓜尔答美术专业学校(Bellas Artes da Guarda)任职,全家1891年搬到当地。此时毕加索只有10岁,一年后考入该校就读,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3年后,他的第一位美术老师——父亲,看到毕加索杰出的绘画天赋,决定把自己的画笔和调色盘送给他,希望他将来能成材。

在拉科鲁尼亚的5年,毕加索几乎得到了绘画上最好的启发。尤其是他的5位老师——安东尼欧·亚摩罗斯(Antonio Amorósy Botella)、罗曼·纳瓦罗 (Ramon Navarro)、古梅西度·巴尔度·雷格拉(Gumersindo Pardo Regurera)、伊西杜罗·布罗哥斯(Isidro Brocos)与他的父亲何塞·路易斯,影响了他的早期绘画创作,甚至在成名成家后,他的许多绘画题材都源于早期拉科鲁尼亚老师们的题材。在此,我们可以试举几例:

毕加索描绘的人物,大多是他的家人或接触过的人物,包括模仿当时画家们画过的人物。他的作品题材传统,颇受学院派风格影响,具有纯熟的美感、立体与比例等绘画技巧。在此,我们对比两幅 《意大利女郎》:亚摩罗斯的作品是传统人物画,处理细致,比例正确,颜色干净,着重写实。毕加索作品中的人物却是除了以上优点之外,还加上了新古典艺术风格:唯美、恬静、有厚重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917年毕加索正在追他的第一任太太、前苏联首席芭蕾舞蹈家奥佳,或许因此影响,他在传统古典画法中注入新风味与手法,尤其是对手部的表现,使画作整体比传统古典画风更具美感,显得更恬静、更温和。

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信息快讯网

▲《军队场景》

我们再看两幅战争题材的画作。将罗曼·纳瓦罗的《军队场景》与毕加索的《战争》比较后会发现,这幅毕加索的作品,无论是形式,还是主题焦点——军人的配备、画面结构、内容及场面等,都是“抄”老师的。尤其是画面左下方军人站的姿势,与罗曼·纳瓦罗作品中同一位置的姿势如出一辙。

何塞·路易斯喜欢画鸽子,毕加索也受父亲影响“爱画”鸽子。何塞画的鸽子精致、比例正确、色彩恬静、温和,毕加索画的鸽子虽乍看之下色调粗糙、造型模糊,但他对鸽子的描素笔法却比同龄人要切入、传神。据说,何塞之鸽的脚,还是毕加索帮父亲画上去的。

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信息快讯网

▲《吹泡泡器》

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信息快讯网

▲《孩子们和玩具》

再看毕加索与古梅西度·巴尔度的作品。细看古梅西度1892年的作品《吹泡泡器》与毕加索 1901年的作品 《孩子们和玩具》,是不是有不少眼熟的地方?比如,撇去古梅西度画中间的小男孩,从结构来说,两幅画中小女孩们的姿势与动态几乎是一致的,甚至所穿衣服的颜色也都是一红一白。再看,古梅西度的画左下方有个三色球,毕加索的画正前方有个彩色球;古梅西度画的中间偏下有个蓝盆子,毕加索的画中左方红衣女孩前有个银盆子;古梅西度画的左下角有个红色洋娃娃,毕加索画的左下角有个黄绿色洋娃娃。这难道是纯属巧合?古梅西度的儿子安东尼是毕加索的同班同学,还是好友,毕加索常去古梅西度家开的药店找安东尼玩。或许,在等待期间,他看到老师作品的机会比较多,形成了深刻的记忆。

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信息快讯网

我们再来看两组古梅西度与毕加索的画作对比。将古梅西度1894年画的《鸽子与小女孩》(上图左)与毕加索 1901年画的《鸽子与小女孩》(上图右)对比,我们发现,二者都以鸽子和小女孩为主题,女孩也都是坐姿抱着鸽子。值得注意的是,毕加索的这幅画看似在模仿古梅西度的题材与形式,却似乎没有达到比例正确、颜色唯美,好似没有受过专业绘画训练的人所画。无独有偶,古梅西度的作品《正在喝巧克力》无论是在画功上,还是在结构布局上,看起来也都比毕加索画的《美食》画得好多了。从这些画作看,老画家画得非常写实,而毕加索好像并不在意这种“纯熟技巧”的表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原来,当时的毕加索已经20岁了,他正在找寻绘画的新境界——笔触随意,也不在意结构、透视,好像是故意画成这样——反观他 15、16岁的“老画家功力”的画,便会知道这几幅作品绝对是 “没有到位”的作品。1901—1904年是毕加索的“蓝色主义时期”,这时候的他开始受到前卫思想的影响,正在“解放自我的绘画形式”,不再追求传统的“严谨纯熟功力画”。

毕加索早期作品的灵感之源-信息快讯网

▲《美食》

在拉科鲁尼亚停留的这段时期,是改变毕加索一生的决定性时期。他曾说,拉科鲁尼亚刺激了他所有的感官,这是时间与空间都无法抹灭的。1900年起,毕加索的每一个创作风格——从1901年的蓝色主义、1907年的立体派、1917年的新古典艺术、1924—1935年的超现实主义、1935年后的变形主义,再到最后的抽象表现主义,他的作品题材或灵感,可以说皆来自这段不为人知的学习时期。(作者为此次展览策展人,“毕加索——一个天才的形成”展即日起至11月 30日在越里左岸美术馆举行,此为毕加索早期作品真迹首次在国内展出)

作者:徐芬兰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任思蕴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