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起码一万美元,在伊朗干这违法勾当,比贩毒卖军火还赚…

2018-10-20信息快讯网

一分钟起码一万美元,在伊朗干这违法勾当,比贩毒卖军火还赚…-信息快讯网

最近几个月,伊朗一项“日进斗金”的非法勾当越发猖獗:即从伊朗向其邻国走私燃料。据统计,仅仅是汽油的单日走私量,就达2000万—4000万升。就连伊朗石油部长也自嘲说,“感谢真主,走私在所有边境地区进展得很成功”。

“这样的价差会让先知的孩子也陷入困惑吧”

据伊朗新闻在线网站报道,伊历4月(6月22日-7月22日)出现了日消耗汽油9170万升的新纪录,同比增加8%,5月上升到9300万升,而去年同期为6300万升。

很多专家认为,伊朗的汽油消耗量与其经济状况不匹配,真实的供求之间存在悬殊差距,而这一部分正是由走私填补的。

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本月16日表示,将从别的角度研究汽油走私问题,并嘲讽道,“他们问我燃料走私的情况怎么样了?我说感谢真主,很好啊,在所有边境进展得很成功。”赞加内解释说,伊朗的液化气每公斤150土曼,一吨大约10美元,而国际市场的价格则是500美元,“这样的价差会让先知的孩子也陷入困惑吧。”

而在赞加内讲话前一天,伊朗情报部网站刊文称,捣毁了几个汽油走私团伙并逮捕了6名主犯。根据调查,这些团伙已走私了500万升的柴油车油气燃料。“为了走私汽油,他们改装大巴车的油箱,从设拉子运往扎黑丹、查巴哈港。”地图上看,扎黑丹毗邻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查巴哈港则与巴基斯坦接壤。

据专家分析,伊朗的汽油日走私量在2000万—4000万升,还不包括柴油、液化气等其它燃料。打击商品现金走私总部负责人哈拉姆•阿巴迪表示,由于境内外燃料价格的巨大差距,近三个月的走私量已达10亿升。“这绝对是有组织犯罪,也许还与政府机构有关联”,哈拉姆•阿巴迪直言。

一分钟起码一万美元,在伊朗干这违法勾当,比贩毒卖军火还赚…-信息快讯网

每分钟可赚1.38万—2.77万元美元

伊朗的货币单位是里亚尔,但用得更多的是土曼,1土曼=10里亚尔。伊朗官方设定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换4200土曼,但钱庄的自由汇率近期一度达到1:16000,后回落至1:10000。

“每升汽油至少获利1万土曼,那走私收益就在2000亿—4000亿土曼,每分钟就是1.38亿—2.77亿土曼。”很明显,报道使用的是自由汇率,换算成美元,每分钟就是1.38万—2.77万。报道同时承认这些数字只是猜测,并不精确。

那么,走私的暴利从何而来?当然是伊朗和邻国的巨大价差。据统计,汽油的世界均价为每升1.18美元,在伊朗只有0.29美元,是世界第三低;柴油则是世界第二低,每升0.07美元,世界均价为1.09美元。

但低价并非源自产能,而是伊朗政府长期补贴的结果。十几年前,普通汽油价格不到80土曼,一瓶矿泉水则需150土曼。直到艾哈迈迪—内贾德政府2007年实施配给制改革,每辆车的油卡每月有40升的低价额度,超出部分按400土曼计费。在2010年底进行“有针对性补贴”改革以及美国西方实施单边制裁后,取消配给额度,普通汽油统一为1000土曼。

这个时期中,里亚尔逐年贬值,可汽油价格常年不变,是政府高价进口并巨额补贴的结果。只可惜,随着走私活动的猖獗,越来越多由政府提供的汽油,并没有加在伊朗民众的汽车里。

一分钟起码一万美元,在伊朗干这违法勾当,比贩毒卖军火还赚…-信息快讯网

伊朗政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关于恢复配给制油卡的讨论一直在路上。今年里亚尔的持续贬值,扩大了伊朗与邻国间的燃料价差,刺激了走私活动,导致国家外汇东流,加重了政府负担。要遏制走私,就要缩小价差,燃油需要涨价——看起来,讨论快结束了。

议会能源委员会主席哈桑万德本周早些时候表示,该委员会已同政府负责人召开会议,共同讨论使用智能燃油卡问题,并决定下周就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各层面的专业研讨。“将研究智能油卡、打击走私、鼓励正确消费等问题。”

德黑兰商会会长哈旺萨利日前称,应尽快就汽油做出决定,“伊朗燃料的低价为走私猖獗创造了条件”,他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分配燃料,而不是个人。

至于价格,哈桑万德强调目前还没有关于涨价的决定,“涨价不过是传言。”真是这样的话,恢复油卡难道是为了在保持现价的同时,降低配给额度内的价格吗?明显有悖于打击走私的初衷。

又或者,政府的初衷并不在此呢?随着11月4日的临近,各方都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石油“禁令”保持谨慎,伊朗面临的不仅是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有经济问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风险,以及社会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的威胁。换句话说,相比经济难关,化解可能的社会危机才是伊朗政府和政权更大的考验。

比如,油价上涨?2007年配给制改革实行不久,伊朗多地就发生抗议和点燃加油站的事件。如果在特朗普制裁的影响下,涨价成为政府减少财政支出的重要思路,民众会如何反应?

看起来,燃料走私固然暴利,但伊朗政府和媒体高调关注,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作者:本报记者 孙华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