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食品谣言为何“跑得快”
早就听说,食品谣言背后的水很深。最近“新华视点”记者的一篇调查报道刚一问世,阅读量就“10万+”,揭露的真相让人触目惊心。
造谣者深谙网络传播之术,且似乎比常人更“懂得”世道人心:他们用“致癌”“有毒”“激素”这样的标签来吸引眼球;用“紧急”“震惊”等煽动色彩浓的词汇来争取拥趸;用所谓“科学实验”“最新研究成果”来标榜价值;用旧闻翻炒、移花接木的手法愚弄公众认知;用恶意炒作来追求流量,甚至形成谣言传播产业链。从塑料紫菜、棉花肉松、低钠毒盐到无籽葡萄致不育、吃香蕉致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报告显示,在各类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谣言占比达45%,位居第一。《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表明,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的主平台,占比达72%;其次是微博,占比达21%。两者加起来以93%的传播量,成为食品谣言传播的主渠道。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古人对谣诼的判词,法国学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在《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中强调,谣言是黑色的。食品谣言的“病毒式”传播不但给相关生产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由谣言引发的恐慌情绪,也严重干扰了公众的正常生活。
但毋庸讳言的是,食品谣言之所以有人信,问题就在于其有生存的土壤。当科学的声音姗姗来迟,便出现了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世界”的闹剧;当食品安全投射在民众心理上的阴影尚未完全消失,人们只能无奈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选择;当造谣的违法成本低、执法震慑力不足,就免不了有“推手”躲在众声喧哗的网络背后伺机炮制下一个吓死人的谣言。
民以食为天。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国人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那么“舌尖焦虑”则牵动着人们心底最敏感的食品安全那根弦。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向食品谣言亮剑刻不容缓!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