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古阿拉伯与中国直接贸易的最早证据,“黑石号”沉船文物展2020年来沪
今年8月,上博与斯里兰卡联合考古队在斯里兰卡贾夫纳发现了大量中国瓷器。图为部分考古发现。(上海博物馆供图)
展现古阿拉伯与中国直接贸易的最早证据
“黑石号”沉船文物展二○二○年来沪
中斯联合考古成果将亮相上博东馆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博物馆将于2020年4月底从新加坡引进“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览,并在上博东馆的常设展中开辟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板块。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文博考古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独特优势,其魅力愈益展现。据透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上海博物馆先后与伊朗、印度、新加坡、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博物馆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举办展览。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上海博物馆赴境外举办展览12个,从国外引进展览七个。其中,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上海博物馆藏明代艺术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的《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最近被遴选为“上海服务‘一带一路’亮点工作与典型案例”。两年多来,上海博物馆入藏了几批丝路珍贵文物,在公共教育活动中推出了40余场聚焦“一带一路”的学术讲座,策划并制作了《西游·丝路》儿童展等与丝路有关的亲子活动。
今年8月,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共同组建联合考古队,在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进行了40天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中国瓷器。这是中国与斯里兰卡第一次正式合作开展考古发掘,也是上海博物馆在海外的首个考古项目和上海考古“走出去”的第一步。
上海博物馆还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今后五年将在考古发掘研究、专业人员交流、文物保护和科技分析、博物馆展览与教育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该馆正在制定新一轮的“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五年计划。建设中的东馆将把中外文化交流放置于重要地位,推出“陶瓷之路”陈列。该陈列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唐代到清代的古陶瓷收藏品等文物为基础,展示公元8世纪到20世纪初亚洲、非洲、欧洲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往历史。其中,上海青龙镇以及上海博物馆赴斯里兰卡的考古成果将在陈列中体现。
记者获悉,备受关注的“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览,也计划2020年4月底从新加坡引进在上海博物馆举办。“黑石号”于1998年发现于印度尼西亚海域,因当年可能是撞上一块黑色的大礁石沉没而得名。作为一艘阿拉伯船,“黑石号”装载了数万件中国唐代文物,绝大部分为陶瓷,还有精美金银器。它是迄今所见古代阿拉伯地区与中国进行直接贸易的最早考古证据,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上海博物馆十余年前曾努力争取将“黑石号”沉船文物整体购回中国,虽最终未成,但始终关注着沉船文物的研究和展示。“此次终于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达成协议,将作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项目在上海一地举办展览,可以说完成了我们多年的夙愿,对公众和学界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说。
>>>相关阅读
为把“一带一路”建成文化之路文明之路作出上海应有的贡献
“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举行
“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昨天下午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出席并讲话。
刘玉珠指出,此次中斯联合考古项目,为古代海丝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对推动海丝跨国联合申遗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下一步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做好项目策划,助力海丝考古与申遗工作。突出学术科研,推动民心相融相通,力争将中斯联合考古项目打造成我国境外考古项目的典范和样板。上海文博界应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主动作为,在国际交流合作和国内交流合作方面作出新成绩。
周慧琳指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是丝路精神和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基石。上海要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上有新作为,多措并举用好用足中斯联合考古成果,持续拓展深化沿线文化交流合作,为把“一带一路”建成文化之路、文明之路作出上海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上,来自上海博物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专家们围绕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充分发挥上海“一带一路”工作的桥头堡作用建言献策。上海博物馆“一带一路”研究发展中心在会上揭牌,中心学术顾问和研究员接受了聘书。
作者:记者 李婷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