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上海“金秋诗会”来了,邂逅异域诗歌对中国的想象
莎士比亚、歌德、席勒、雪莱、波德莱尔、普希金等作家笔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透过翻译家们的“译笔生花”,不断激起读者心中的涟漪。自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翻译家群体在诗歌译介领域硕果累累,一年一度的“金秋诗会”中,翻译家、诗人、朗诵艺术家齐聚一堂,读诗交流,诗歌在这里邂逅翻译,朗诵、戏剧、音乐、书法,带来一场文学盛宴。
今年,举办了26年的金秋诗会以《中国:异域想象》为题,开启了新一轮富有激情和创意的吟咏。作为中国现存延续最久的经典诗会之一,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办的第27届“金秋诗会”将于11月2日晚在上海文艺会堂开展,市民能聆听由国内著名翻译家与年轻朗读者朗诵的多首外国诗歌,欣赏到同一母题下的歌剧《图兰朵》、戏剧《马可百万》等,会后设置了系列文学导赏讲座。
“当年,钱春绮、吴钧陶、黄杲炘、张秋红和我,我们五个外国诗歌翻译者常在一起聊天,交流翻译外国诗歌的心得,谈论翻译外国诗歌的体会,品味外国诗歌的意趣。”资深翻译家冯春回忆,谈到兴致处,诗人张秋红提议,应该让全世界的优秀诗歌传播开来,开拓诗歌的疆界,给更多爱好者建立发表展示的平台。于是,在上海翻译家协会领导和作协诗人的支持下,第一届“金秋外国诗歌朗诵晚会”于1992年10月8日在上海市作协大厅举行。1993年第二届起,“金秋外国诗歌朗诵晚会”简化为“金秋诗会”,改在上海文联文艺会堂举行。
13世纪末,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马可·波罗游记》风靡欧洲,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后来开辟新航路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在文学界、史学界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意义。从16世纪开始,欧洲就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从丝绸、瓷器、家具、园林到诗歌、哲学等,中国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为欧洲宫廷贵族所追捧,直接影响当时的审美趣味和时尚风格。
事实上,千百年来中国元素一直在外国文学中闪烁,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西方对中国的认知。无论是百余年前的泰戈尔,还是当代的让-雅克·维冬,中国意象、中国元素在异域作品中不断呈现新的面貌,通过译笔,中国读者也能反观外国诗人对中国的观察和想象。
“有次我去往中国大地,
那里有些人,
我素未谋面,
在我前额涂抹友谊标记,
把我的当成是他们的知己。”
——节选自[印]泰戈尔《我常铭记》 李鲜红 译
“广场的隐秘角落
老老少少 苦练道家功夫
八卦掌 风生水起
搅动着公园里的空气
那是跳跃的行草
还是笔力的舞蹈”
——节选自[法]让-雅克·维冬《上海》 袁莉 译
今年的金秋诗会收到了上海翻译家们和外省市甚至国外工作生活的翻译家稿件。所有入选的外国诗歌收入《第27届金秋诗会诗册》,包括资深翻译家吴均陶、娄自良、葛崇岳、郑克鲁、杨宇光、何敬业、杨伟民、钱希林等的作品,也包括袁莉、王柏华、包慧怡等崛起的青年翻译家。
本次收入诗册的作品的作者,最年轻的仅26岁,最年长者91岁。39首入选作品中,四分之一为非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的作品,如《玉的礼赞》《竹林七贤》和《新年再读老子》,既有对中国古老文化的赞颂,又有行旅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后对人生和文明的思考。
<<<<相关链接
第27届“金秋诗会”包括14首诗歌,围绕诗歌主题穿插歌剧选段和话剧选段,以下为部分诗歌节选:
《忽必烈汗》(节选)
[英]赛缪尔·泰勒·柯尔律治 作/陈德民 译
在上都忽必烈汗颁旨下令
建造一座富丽堂皇逍遥宫:
阿尔弗圣河从中潺潺流去
穿过人们深不见底的穴洞
流向暗无天日的大海深处。
方圆数里的土地肥沃丰饶
高墙宝塔环绕着仰天矗立:
花园里五彩缤纷溪流蜿蜒,
枝头上芳香袭人鲜花开遍;
座座森林如山脉亘古长青,
阳光洒满环抱中葱翠绿荫。
《竹林七贤》
[日]北原白秋 作/陆求实 译
如此黄灿灿的圆月,
如此静幽幽的竹林。
七个贤明之人,风月之友
隐者们的神情,和仙姿,
是那样清雅,无以形容,
悠悠离脱了尘世,
因而,月出
才变得近在咫尺明晃晃。
哦,此刻,潺潺流水中
仿佛听见某种声音,
如此良夜
来自无言的
那一个个魂灵。
它们如此傍近
却远在银和紫的世界。
《玉阶》
[法]俞第德 作/李声凤 译
满月的柔光中,皇后踏上白玉的台阶,玉阶上露水闪烁。
裙摆轻吻过石级的边缘,白色锦缎与玉石交相映耀。
月色浸润着皇后的居所,踏入房门那刻,她满目生辉。
窗前,水晶珠装点的帘幕,似有钻石簇簇,争相绽放光芒。
而黯淡的木地板上,宛若正升起一环繁星。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翻译家协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