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放心拥抱互联网 浙江打造网络安全产业高地
编者按
11月7日至9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位重要嘉宾又将齐聚古镇乌镇,第五度开启全球互联网的盛会。
世界互联网大会连续举办的五年,是非凡的五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应用,正一步步揭开数字中国的未来图景。
即日起,浙江在线推出《非凡五年》栏目,回顾总结浙江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的非凡成绩,在社会生活方面日益凸显的大会效应。
非凡五年①浙江迈向大数据时代 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
非凡五年②互联网加持智慧金融 浙江以创新催生科技金融嬗变
非凡五年③浙江布局物联网产业高地 挺进万物互联时代“新蓝海”
非凡五年④赋能数字化生产生活 人工智能产业引领浙江未来发展
非凡五年⑤数据跑路一“网”办理 “互联网+政务”推进浙江政府数字化转型
浙江在线11月4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赵明杰)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200多亿,企业规模超100家,并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这是今年4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在浙江考察时得到的数据。
产值之外,作为中国最具互联网基因的热土之一,浙江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大好环境:大湾区发展战略为企业加速发展创造机会;互联网法院杭州模式建立,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以浙江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未来“造血”能力……
人工智能裹挟之下,信息高速公路已然提速,只有让路基更稳,让路网布局更通畅,安全才能不被落下。稳根基,远谋划,浙江正在迎头赶上。
以网管网 将法庭搬进网络空间
“现在开庭!”2017年8月18日上午9点40分,随着一声法槌敲响,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成立后“第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这场特殊的庭审,现场只有法官一人。分别身处杭州和北京的原被告,通过法官面前的屏幕显示实时在线了解庭审情况。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涉网案件的集中管理、专业审判揭开了新篇章。
如今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起诉、立案、举证、庭审、裁判,每个环节全流程在线,在线审理模式已经实现常态化。法院统计显示,从去年5月1日试运行至今年10月30日,共受理各类互联网案件14233件,审结11794件,开庭平均用时和审理期限分别节约65%和25%。
院长杜前表示,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法院,一年多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创新审判模式,再造诉讼流程,形成了“六平台三模式一体系”互联网法院建设“杭州样本”:
首创“异步审理模式”,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允许各主体以非同步的方式完成诉讼;上线全国首个电子证据平台和司法区块链,解决电子证据存取证难题,利于前置化解决纠纷。“杭州互联网法院的不断拓荒,把庄严的现实法庭直接“搬”到了网络虚拟空间,真正让打官司‘一次都不用跑’”,杜前补充道。
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之初,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邵景腾曾表示,“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落户杭州是应运而生”。如今,随着北京、广州两地互联网法院落地,“杭州经验”正向全国进一步铺开。杜前说:“互联网法院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法院’两个词叠加,或是在司法实践中辅助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而是一项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重大制度创新。”
云上线下 为数据保驾护航
一个7.8厘米×1.8厘米的雪花片二维码能容纳多少体量的数据信息?尤尼泰克的总经理沈怡给出的答案是32张A4纸的内容。
只需要一部手机、一个码和几份原始文档,尤尼泰克的数字化信息验证服务技术就能在离线状态下完成对身份证、保单、护照等原始文档的存储、读取和真实性核对。“我们将文档完整信息浓缩在一个高容量二维码中,只有授权人才能打开,进行已压缩信息的识别读取和视觉比对。”沈怡介绍,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外还属首创。
“地”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信息得到安全保障的同时,云计算浪潮正扑面而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大中小型企业都在尝试将各种业务流程迁移上云。
在今年8月钉钉狂欢周上,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个第三方安全模块——钉钉密盾,在成千上万付费应用中蝉联榜首。“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和政府对于数据安全的关心,说明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他们迈向数字经济和转型的重要问题”,在安恒总裁范渊看来,企业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担忧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点。
数据送到云端谁可以看到?会不会被丢掉、改变?如果丢了怎么赔偿?十年来,安恒一直坚持为工业企业上云保驾护航。从数据库审计等“老三样”,到现在结合云端安全、态势感知、大数据和威胁情报,安恒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层面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纵深式的安全体系。
范渊说,安恒发展的十年是全国网络安保的一个缩影,“在新数字经济时代,安全最终会成为一个基本属性,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又不会让你刻意感受到它的存在”。他相信,随着安全技术和数字经济的综合发展,安全会真正成为驱动的一轮,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专业培养 人才点亮安全之光
“凡是有网络或者信息系统覆盖的地方,都可能时刻发生激烈的攻防对抗”,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任奎提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变革的到来,正在让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失。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显示出“易攻难守”的另一面,是信息安全领域专业人才的缺乏。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已经达到70万以上,2020年人才需求量将增长到140万。
“美国等发达国家计算机起步、学科布局更早,人才储备毫无疑问也更扎实”,但任奎表示,我国一流大学学生所具备的人才潜力是追赶国外先进水平的最大筹码。
他认为,相比较其他地区,浙江围绕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互联网产业集群,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有所显露;活跃的初创企业以及民营经济基础,也将为产学研用的科研成果专项提供服务渠道和落地土壤;“城西科创大走廊”等政策的施行,推动着重大科研课题和应用需求在浙江越走越远。
范渊同样也在关注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他希望可以更多地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形式来促进网络安全的发展。2014年安恒网络安全学院成立,2017年推出网络安全人才认证培训体系,再到现在与国内多所高校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一些实践经验来培养人才,弥补学院教育与实践运用的鸿沟”。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在网络安全领域,黑客与白客的较量,就犹如矛与盾的较量,永无休止。人才的培养,或许就是让盾更坚实,让新技术更好地为人使用,让安全之光更闪耀的不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