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高原,高寒缺氧,“爬三层楼都会喘不上气;说话时间长了,嘴唇会发紫”。但由于有了周围同事的关心以及周密的安排,诸如职工周转房、配套家具以及一位副科级传帮带师傅等等,他迅速地融入新的工作、生活。“同事都会在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主动过来帮忙,大家一起干”,此外,同事还充当了他的翻译,“听不懂来办事的群众的话的时候,同事都会来帮我翻译,也教了我几句常用的藏语。”
而群众们的友好也使韩洪确信了援藏决定的正确,“群众们都很友好,下村走访的时候都会很热情地给你倒水、酥油茶啊什么的。还有值班的时候,有群众来开证明都是脸上带笑的,有时候听不懂他们的意思,他们也特别包容,不会板着个脸怪你。”韩洪笑着说。
作为2017届毕业生的韩洪离校已经两年了,不过和母校的联结却未曾因距离而削弱。在他的援藏过程中,“学校就业中心的郑东老师和学院辅导员崔美娜老师对我们在西藏的工作生活都很关心,中秋还会寄月饼。暑假郑东老师还来看望过我们,如果我们有什么困难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他觉得“是母校老师的关注和关心让我们得以安心、全心地投入工作” 。
离校情存,母校牵肠
而作为学长的他对学弟学妹也是十分挂牵,在2018年1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基层校友母校行”活动,与学弟学妹分享在西藏的工作体悟。在2018年援藏毕业生的选录过程中,他积极为学弟学妹答疑释惑,将在西藏的学思践悟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2018届的6位援藏华理学生刚到拉萨参加培训的时候,我去看过他们,请他们吃了个饭,远在家外,他们都是我的好兄弟,我们要互相关照。”
当被问及援藏的初衷时,他说,原因有三:第一,西藏在他心中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向往已久;第二,觉得年轻就该出去闯闯,好男儿志在四方;第三,成为一名人民公仆,是他儿时夙愿。
在谈到自身的收获时,韩洪说,“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就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真正成为一个肩抗责任、守护一方的基层工作者。”
作者:本报记者 张鹏 通讯员 潘聪聪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