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记忆 | 大三休学只为去北极捕鲸,“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的传奇人生
剧场版《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正在上映。这是“柯南”系列的最新一部影视作品,而许多人也知道,“柯南”这个名字,正来源于福尔摩斯的缔造者——作家阿瑟·柯南·道尔。
在生命的晚年,柯南·道尔曾经画下了一幅画:老马疲惫的蹄印蜿蜒曲折,延伸出一长串他自己人生历程中重要的足迹:出生、上学……而马背上驮着的一车“货物”,标记了他生活中忙碌的事项和重要的收获,包括行医、夏洛克·福尔摩斯、历史小说等等,但码放在所有物品顶端的,是“北极”。
柯南·道尔晚年最后一幅画《老马》,来源:《北极冒险日记》
贫寒贵族的侠士气概
“我所得到的线索,全都指向一个方向。惊人的力量、使用鱼叉的技巧、朗姆酒,还有装着粗烟丝的海豹皮烟袋,所有这些都让人确信这是个水手,而且还捕过鲸。”在故事《黑彼得》中,名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抽着烟斗,向一脸惊讶的华生医生和霍普金斯警官轻描淡写地解释一桩谋杀案的真相。
很多读者知道,阿瑟·柯南·道尔,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侦探的创作者,是一个技术不错的医生。但很少有读者会留意到,在《黑彼得》、《“北极星”号船长》、《“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等作品中透露出的对海上生活的熟稔,还指向了有关作者的另一段渐渐被遗忘的经历——他曾经有半年时间都在北极的巨浪和浮冰里探险,亲手用海豹皮做过烟袋,还亲笔画下了猎捕格陵兰鲸的惊险场面。多年以后,已经成为名作家的柯南·道尔仍不止一次回顾这段经历:“这是我生命中奇特而又让我心醉神迷的篇章。”
现在,把时间倒转到这位冒险家生命的起点。1859年5月,小阿瑟·柯南·道尔降临在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可算是出身名门:爷爷约翰·道尔在爱尔兰拥有封地,迁居伦敦后以犀利的政治讽刺漫画闻名英格兰;伯父瑞奇·道尔是《庞奇》杂志的首席艺术家,出入伦敦上流社交圈,跟查尔斯·狄更斯和夏洛蒂·勃朗特都同桌吃过饭;母系家族更是血统高贵,祖先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皇室。不过,柯南·道尔生长的家庭环境却并不宽裕。他的父亲查理士·道尔擅长画水彩画,在爱丁堡的女王行宫身兼办公室职员、建筑师及实际营造者数职,尽管女王行宫的喷泉和格拉斯哥大教堂的玻璃窗都由他设计,但一年220镑的薪水和逐年增加的孩子,却让家中的经济状况日益拮据。
而柯南·道尔的母亲玛丽·福里,则对贵族的家世有着近乎偏执的骄傲,最大的爱好是研究纹章。她常常会站在狭窄的厨房里,一手戴着沾满煤灰的壁炉手套,一手拿出一张厚纸板,指着上面的图案考儿子:“描绘这个盾徽给我听。”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一个六角星在两个银弯月中间的红色对角线上。”
“很好,那这是谁家的纹章呢?”
“勒尼的托马斯·司各特。”
母亲点点头,满意地补充一句:“勒尼的托马斯·司各特是你的舅公。绝对不要忘记。”
从小到大,柯南·道尔听得最多的枕边故事,就是祖先的事迹,比如丹尼斯·派克爵士在滑铁卢对骑兵部队高效的指挥,福里将军在纳尔战争中的英勇无畏……一张张写有英雄祖先名字的纸片像小旗一般,在他的房间里飘扬。母亲还时刻不忘灌输给儿子高贵的人格:“不畏强,不欺弱”;“对妇女,不论贵贱,都要有侠士风范。”
可以说,柯南·道尔继承了父亲的艺术敏感和绘画天分,但他果敢的英雄气概,是深受他母亲的影响。家中的贫困让他早早意识到,应该及早帮父亲赚钱。因此在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他愉快地接受了母亲的提议,进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立志当一名医生。
柯南·道尔在大学的成绩稀松平常,但却幸运地碰上了约瑟夫·贝尔教授。教授瘦高个子,一脸严肃,他教导学生用敏锐而全面的观察来给病人诊断。“这个人是个左撇子鞋匠。”贝尔教授会略作停顿,让学生们的疑惑发酵一会儿,然后并拢手指解释说:“那个鞋匠放捶皮膝石的绒布垫上,右边远比左边磨损得厉害。这表示他用左手捶皮革。”贝尔教授神奇的推理方式,在柯南·道尔的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印象日后渐渐演化成了福尔摩斯的雏形。不过,相对于写小说投稿,赚取一丁点稿费,他当时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寻找合适的兼职上。
大学三年级的一个寒冷的下午,柯南·道尔正在硬着头皮准备医学院的考试,一个同学冷不丁地找到他:“你愿不愿意下周去捕鲸?就当随船医生,一个月给2镑10先令,还有每吨鲸油3个先令的分成。”
“怎么就知道有我的铺位呢?”
“我有啊,但我去不成了,所以就想找人给顶上。”
“那去北极的装备呢?”
“用我的。”
仅仅几句话,柯南·道尔之后半年出生入死的北极之旅,就这么敲定了。丰厚的报酬固然是如此草率就做出决定的原因,但骨子里的冒险精神,更是让他不肯放过这个飞来的好机会。
图为“希望号”捕鲸船照片,来源:《北极冒险日记》
在零度的海水里差点丢了命
1880年2月28日,载有56名船员的北极捕鲸船“希望号”,从苏格兰的最东端彼得黑德出发了。其中唯一的随船医生,就是从医学院休学过来的大三在读生阿瑟·柯南·道尔。“我总觉得船上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会用得着我。”他明显低估了捕鲸这一行业的凶险。
他随身带的物品里除了几本有关诗歌、文学和哲学的书,还有一副打得已经掉色的破旧拳击手套,每当读书读累了的时候,就喜欢打拳击来调剂身心。上船第一天,管理员杰克·兰姆就发现了柯南·道尔行李中的手套,迫不及待地就要来一场较量。结果由于缺乏技巧,兰姆很快就被打倒在地,一只眼睛全是乌青。年轻的随船医生不是因为救治,而是因为打伤管理员的勇猛事迹而在整艘船上出了名,兰姆捂着眼睛大叫:“他是我们至今为止最好的医生!”多年以后,当柯南·道尔写下的这段趣事在报刊上发表后,已经成了女王首席面点师的兰姆还热情地去信回应。
在前往北极的航程里,柯南·道尔主要的任务是帮忙清点物品、记录航行日志、发烟、买酒等等杂活。他跟船长、船员们激辩达尔文主义、《浮士德》和莎士比亚戏剧,偶尔也会处理几桩补牙、肚痛这样的简单伤病。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这个满腹才学、身体强壮又好相处的医生。但是,途中一个老船员米尔恩犯了肠套叠,需要立刻进行外科手术,在毫无设备的大海上,柯南·道尔只能采用保守的药物灌肠。没多久,米尔恩就去世了,成为柯南·道尔行医生涯中死去的第一个病人。
照片为1880年,柯南·道尔(左三)在“希望号”上,来源:《北极冒险日记》
4月3日,刚过禁猎期,“希望号”的船员们就纷纷跳上浮冰,捕猎海豹。好动的柯南·道尔不顾船长的劝阻,非要下船一展身手,结果拽着一根绳子刚荡到冰上,船身突然移动,他就一头栽进了零度的海水里,被同伴捞了起来。第二天,他又3次掉进北冰洋,幸亏每次都有人在身边。“掉海里的危险在于,如果有大涌浪,就像现在这样,你很可能被挤向一起的浮冰切成完整的两段。”虽然他在当天的日记里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但这个骁勇异常的医学生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上冰第三天,他刚刚杀死一只大海豹,就又从浮冰的边缘滑进了海里,周围没有一个人。他拼命想往上爬,但是浮冰太过光滑,无处着力,如果继续这样泡上一阵他就会被活活冻死。幸亏他慌乱中抓住了那只海豹的后腿,慢慢把自己拉了上去。他在日记里写道:“这只老海豹实在以德报怨,让我无言以对。”
捕猎这事,没有人会对一个随船医生抱有什么希望,但柯南·道尔确实用自己的卖力和不错的收获,赢得了大伙的尊敬。有时候一天全员的战绩是36只海豹,其中11只就是柯南·道尔打的。但他也不止一次在日记中写下、画下海豹可爱的外形,无辜的眼神,和自己心中的矛盾。事后,他曾在文章中仔细分析这种残忍的屠杀背后的供需链:“无尽需求造成了无情杀戮,无数人也正是靠海豹之死得以谋生:出海的、搬运的、制革的……而这条产业链的两端,一头是一年一度的大屠杀;另一头则是精致讲究的生活:柔软的皮靴子,亦或是大师、哲人们思索时那点亮的油灯。”
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渔网捕上来一只漂亮的海蜗牛,柯南·道尔把它养在一只泡菜瓶里,还给它取名为“约翰·托马斯”。他悉心照料这只海蜗牛的饮食起居,但一周后,这个小东西还是没能撑下去。他在日记本里为约翰·托马斯画了一块墓碑,还写了一篇悼文:“他是一只理性而又高尚的海蜗牛,因其缜密的思维和完美的形体从众兄弟中脱颖而出。他从不轻看比他弱小的原生动物们朋友,而自己却当之无愧归属于更高贵的棘皮类或环节类动物家族。……万物皆有命,死不能复生,愿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安息!”
7月8日,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以后,“希望号”终于叉住了出海数月来的第一头格陵兰鲸。柯南·道尔上了一艘捕鲸小船前去支援,亲眼看到发怒的鲸鱼在水面上飞速狂奔。一艘小船被鲸鱼拱到了背上,船员们在鲸鱼皮上拼命划桨,幸亏平稳地滑落到水面上。鲸鱼浮浮沉沉,有一次差点把柯南·道尔的船掀翻。在它疯狂扑腾的巨大尾巴周围,几艘小船尽力在波涛中保持平衡,并且不断伺机在它身上加几柄鱼叉。从凌晨4点到下午1点,经历整整9个小时,这个庞然大物终于被拖到了大船上,每个船员也因此多了至少20镑的收入。最终,“希望号”带着2头格陵兰鲸、3600只海豹的收获,如期折返。靠近陆地时,灯塔上出现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整整半年多没有见过异性的船员全部冲上甲板,欢呼雀跃。
8月11日,柯南·道尔拿着他50镑的报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他的北极探险之旅。船长对他的能力非常认可,邀请他第二年再来,不只是做随船医生,还当鱼叉手,提供双倍薪水。“我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快活过。”柯南·道尔真诚地说,但他还是拒绝了船长,因为担心海上生活会让自己“迷恋得难以自拔”。毕竟,还有沉重的学业和家庭的重担在等着他。
图为柯南·道尔的北极日记中的一页,画的正是希望号捕鲸一幕,来源:《北极冒险日记》
临终画下一生所获,顶端是“北极”
第二年的5月,“希望号”应当又在北冰洋浮冰区寻找鲸鱼,柯南·道尔已顺利拿到了爱丁堡大学的医学学士和外科学硕士学位,从此他就正式具备了行医资格。拿到证书后,他穿着学士服,一本正经地拍了一张毕业照,脸上挂了一副要救死扶伤的恳切表情。但是脱下长袍,他又画了一张漫画像,上面的自己手舞足蹈挥动着毕业文凭,一脸坏笑,下面一行字写的是“拿到杀人许可证啦”。这个在人前成熟有魄力的道尔医生,在人后还是个20岁出头、会给海蜗牛写悼词也会自嘲的大男孩。
拿到毕业文凭的漫画自画像,来源:《北极冒险日记》
世界很大,已经见识过北极的柯南·道尔,自然想去看看。毕业后5个月,他又作为正式船医,登上了往返西非的客轮。但这次航行让他彻底打消了继续四处游荡的打算,在一封简短的家书中,他带着后怕写道:“在感染了非洲瘟疫、几乎被鲨鱼吃掉,以及客轮在由马德拉群岛返英格兰途中失火后,我终于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几经周折,他在1882年只身一人跑去朴茨茅斯,开办了个人诊所。市中心的房租几乎花光了他的全部积蓄,但柯南·道尔决意要破釜沉舟。他连续吃了6天的罐头牛肉,才等到一位接种的病人,对方能拿出来的钱还不够买一支疫苗。在这艰难的日子里,他只能一边写作试图换些稿费,一边频频透过百叶窗,关心有没有路人在店门口驻足。很快,他收到了家中寄来的一个大箱子,拆开后吃了一惊:冰岛猎鹰标本、冠海豹的骨骼、北极熊的头、独角鲸的角……这些他从北极搜罗到的千奇百怪的东西,都被母亲原原本本地寄来了诊所。他曾在捕鲸日记中开玩笑,说这些藏品足以开一家“北极博物馆”,结果他在自己的诊所里实现了当初夸下的海口。他激动地回信说:“这里看起来棒极了,你干了件大好事。这些北极来的东西尤其有用。”整个英格兰,用冠海豹骨骼做装饰品的诊所,应该再也找不出第二家。这座象征了柯南·道尔曾经的勇气和荣耀的“北极博物馆”,在他最困顿的日子里,时刻鼓励他保持信心。
没多久,他就在冷清的诊所里完成了小说《“北极星”号船长》,讲述在北极捕鲸船上发生的一个鬼故事,次年1月发表。这次成功,让他更多地在作品中运用自己的海上经历,给《每日电讯》等刊物写了不少有关捕猎海豹、鲸鱼的文章,也慢慢融入了当地的文学圈子。1883年12月,柯南·道尔首次在朴茨茅斯的知识界做公开演讲,主题就是“北极海”。他借来一堆北极鸟兽的标本码放在讲台上,郑重地讲述他对“如何抵达北极未知领域”的看法。这次演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简直成功得一塌糊涂”。观众疯狂地鼓掌,其他演讲人纷纷站起身表示感谢,评价这是他们听过最棒的演讲。“好日子就要来了”,他向母亲兴奋地说,“我们获得了所有人的赞誉、尊重和爱戴。我们注定会成功。”
年轻时的柯南·道尔
他的好日子真的来了。以“幽灵船”玛丽·西莱斯特号为背景写下的小说《哈巴库克·杰弗森的证词》,在英国最前卫的文学杂志上得以发表,引起评论家的广泛关注。数年后,他在《血字的研究》中塑造的私家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开启了世界侦探小说史上一个辉煌的传奇。他成了收入最高的短篇小说家,一个字值10个先令,整个英国、欧洲,甚至世界都等着他的连载。《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葬身瀑布,伦敦不少读者佩戴黑纱,为这个虚拟的人物默哀。在接受采访和四处演讲时,他依然频频地提及年轻时,那段在北极捕鲸的短暂时光。在媒体和书迷的眼中,这段经历无疑为大作家增添了更加英武的传奇色彩,但在柯南·道尔心中,北极的重要性应该远不止于此。越到晚年,他似乎越加怀念北极的空气、海水、不落的太阳和一望无际的浮冰,“人们在这里根本无法理解,我说的不是它的冷,而是它的纯净。”
1930年,在柯南·道尔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天里,这个腿脚已经不灵便的老人给自己画了一张画,叫《老马》。画中,老马疲惫的蹄印蜿蜒曲折,延伸出一长串他自己人生历程中重要的足迹:出生、上学……其中就有乘着小船用鱼叉投向鲸鱼的画面。而马背上驮着的一车“货物”,标记了他生活中忙碌的事项和重要的收获,包括行医、夏洛克·福尔摩斯、历史小说等等,但码放在所有物品顶端的,是“北极”。
作者:钱好
编辑:钱好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