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

2018-11-13信息快讯网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古琴声起,《高山流水》在古琴演奏家龚一的指尖下流淌而出,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舞蹈艺术家黄豆豆身着墨韵服饰,用甩起的水袖、抑扬顿挫的舞步,和着古筝演奏家陆莎莎的弦音舞出一段“墨戏”;一幅幅水墨画“活”了,借由设计的巧思被穿在一位位模特身上,朝着人们款款走来……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如是一幕幕,来自一场艺术展览的开幕式。这样的表演秀却并非只是充充排场,而是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皆可被视为对于水墨概念的一种诠释、一种通感。这个艺术展览,便是近日登陆中华艺术宫的“水墨概念艺术大展”。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陈家泠水墨作品

水墨,堪称中华文明的DNA。它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至今依然具有遒劲郁勃的生命力。此次展览不仅集结近百幅现当代不同时期水墨艺术的名家名作,更让人们看到水墨概念所能渗透、抵达的方方面面,比如它们如何通过实时交互和智能化的表现手段予以呈现,又如何真正走进生活迸发出活力。这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后的首次高水平学术联展,可谓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与创新、水墨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一次探索。

当代水墨创作迎向“太空时代”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长周斌指出,水墨之贵首在“韵”。考量传统水墨艺术是否进入现当代语境中的创新与发展,核心离不开四个字:笔性墨情。此次展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便是艺术家们突破传统水墨的表达,将写“意”“境”“情”融进毫墨感应时代变迁,由此展现水墨艺术的当代性。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刘国松水墨作品

刘国松高近2米、宽6.3米的《午夜的太阳之二》便是其中的代表。画中七轮红日普照地球的恢弘景象,给人一种天地苍茫、时光流逝的心灵冲击。这幅画的上半部分用的是近乎油画的手法,遵循的却又是中国的对称美学,下半部分用的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却又略带西方抽象意味。它所呼应的,似乎正是今天的时代,一个中西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时代。今年86岁的刘国松,有着“中国现代水墨之父”之称。《午夜的太阳之二》其实是他1980年代的作品,在当时显得格外超前,而灵感正是来自生活,来自现实。1968年阿波罗飞船首次载人太空航行,人们首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地球的样子,他感到十分震撼,于是把创作也推向“太空时代”,以独特的艺术探索记录下这个主题。这幅作品就是刘国松“太空”系列之一,画中的超现实奇景,来自艺术家于瑞典所见落日在海平面上划过长空的白夜奇景,他又进而在创作中把观日的视点从地面提升到太空之中。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仇德树水墨作品

来自仇德树的《关山万里》《裂变-生命》等作品,让人们惊叹于,他怎么把水墨玩成了五颜六色,甚至就是大面积炽烈的红。在仇德树的画中,宣纸本身取代笔墨成为了创作语言。早在1980年代,一次雨后散步,地面裂石上沾带的水让仇德树联想起水墨的痕迹。这促使他开始实践一种特别的创作技法,将水墨、丙烯颜料与宣纸相结合,撕裂之后再拼贴迭层,并对表层的宣纸进行不同程度的雕磨,让墨色及油彩从宣纸背后透现,赋予作品生动的节奏感和幽深的空间感。这种创作技法日后得名为“裂变”,在世界画坛赢得关注。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参展的艺术家们以样式多元、观念多样的创作践行着自己的艺术探索。在业内专家看来,水墨的基本元素不但可以用传统的笔墨皴法做到,用现当代的很多技巧同样可以做到,甚至能够达到更丰富多采的画面效果。此次展览即以作品给出例证。

水与墨幻化的活力渗入日常生活

生活馆与数字影像互动馆是此次展览特辟的两个空间。突破二维绘画,原来,水墨概念还在以巨大的活力和魅力感染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水色”系列的圆形瓷板画是陶瓷艺术家赵强带来的。作者似以釉为墨,以瓷为纸,将靛蓝、天青、墨绿、浅绛、月白等中国色氤氲开来,彼此相融,并最终凝固成永恒且宁静的一瞬。琉璃艺术家秦岭则展出了“夏山”系列玻璃艺术作品。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的“夏山”——大自然中让人留恋的景致,在作品中以抽象的方式凝固成片断。如是创作手法来源于中式水墨体,在用琉璃重新诠释东方美学。现身生活馆的这些展品,呈现的是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如何结合玻璃陶瓷艺术设计、纤维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领域专业特性,探索当代水墨语言在材料中的运用。人们看到,各种技术的使用只是手段,通过具体的材料明确表达创作者对外在世界的感悟才是材料艺术设计的真正意义所在,最终它们传递出的是一种水墨智慧,人与自然共生共养的智慧。

而在数字影像互动馆里,充分展示的是水墨画与数码、全息等当代科技结合的演化态势。其中有一件互动影像装置名为《墨之韵》,能随人们身体姿态的舒展、变换在电子大屏幕上呈现出不同的水墨晕染效果。这样炫酷的即兴“作画”,吸引了很多观众踊跃尝试。

外太空的水墨、红色的水墨……非亲见,难以想象中华文明DNA的辽阔边界-信息快讯网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以外,对于水墨概念的创新探索同样迎来了好时光。前不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了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今年9月迎来首届本科新生。在这里,一切条条框框都可以打破,任何创新探索都被鼓励。之所以在学院名称里冠以“当代”二字,用“水墨”替代“国画”,正是为了去陈出新,把水墨的概念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中国水墨艺术的探索中来。对于水墨艺术的未来,或许人们可以怀抱更多的期待。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图片:袁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外交官打call进博会⑤:来感受印尼优质的水果
视频|外交官打call进博会⑤:来感受印尼优质的水果
“多喝热水”可能致癌!世卫组织:超过65℃,请放下手中的水杯
上海马路40年 | 杨树浦路:镀了金的水岸,剪不断的工业乡愁
【文脉颂中华】江水初凝 看“立冬”藏着的中华文化
速来围观太空里的科学家,国际空间站发布首个8K超高清短片!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
进博会上的艺术家·人物篇 | 陆光正:大型木雕《锦绣中华》是全新思想诠释和艺术表现
美啊!最接“地气”的太空服、最难上镜的猫、庞贝的真相……《自然》杂志推荐的10月最亮眼图像
当代水墨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水墨创作迎向“太空时代”?这个展让人感受当代水墨的活力
NASA公布加州大火太空影像,范围之大令人吃惊,好莱坞众多明星豪宅一夜焚毁
阐文明之新命 兴中华之大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
四川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顾绣、五禽戏、吴越踏歌……教育部发布首批55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认定结果的公示
【央视快评】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篇章
习近平致信祝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
中国制度有中华文明滋养
地球的水从哪儿来?科学家认为构成水的物质也有可能来自太阳星云
中国水墨能从千年的条条框框里解脱么?
这些禅味十足的水墨画,带给观众一种异样的审美感受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