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进入10亿包裹时代后,我们苦苦等快递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中国快递进入10亿包裹时代,这将意味着什么?
11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天猫“双十一”物流订单量超过10亿,用时23小时18分09秒。十年前,这一数字是26万,而这已让当时的快递物流行业感到压力,今年的10亿包裹,相比十年前增长了4000倍,而“爆仓”一词却已经消失
对快递行业来说,爆发式增长的包裹,势必对物流和运输方式提出了挑战。今年的10亿个包裹让我们联想到,这两年,几乎所有的快递业巨头几乎都在布局“无人”业务。
从无人仓库、无人调度中心到无人机送快递、机器人送快递……全新的未来已来!
无人货仓#FormatImgID_1#
就在天猫双11前夕,菜鸟与圆通速递联合启用的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将投入350台机器人,每日可分拣包裹超过50万个。
据了解分拨中心的机器人可带包裹自动运行,能自动让路,还能自动充电。高峰期内,2000平方米的场地内,350台机器人昼夜作业,每天可分拣超过50万包裹,机器人三天的行驶里程足以绕地球一圈。
早在去年,京东就已经宣布,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真真正正实现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该无人仓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区的仓储楼群,属于上海亚洲一号整体规划中的第三期项目,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物流中心主体由收货、存储、订单拣选、包装四个作业系统组成,存储系统由8组穿梭车立库系统组成,可同时存储商品6万箱。
在京东无人仓的整个流程中,从货到人到码垛、供包、分拣,再到集包转运,应用了多种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依据系统指令处理订单,还可以完成自动避让、路径优化等工作。
在货物入库,打包等环节,京东无人仓配备了3种不同型号的六轴机械臂,应用在入库装箱、拣货、混合码垛、分拣机器人供包4个场景下。另外,在分拣场内,京东引进了3种不同型号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执行任务;在5个场景内,京东分别使用了2D视觉识别、3D视觉识别、以及由视觉技术与红外测距组成的2.5D视觉技术,为这些智能机器人安装了“眼睛”实现了机器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未来,京东无人仓正式运营后,其日处理订单的能力将超过20万单。
在位于广东东莞的京东华南区麻涌分拣中心有一个1200平米的平台,上面有300个分拣机器人正在忙碌着。据介绍,麻涌分拣机器人,单小时的处理能力能够达到一万两千件。
这里的机器人分拣线共有两层。上层的小机器人根据地面二维码指示,准确将货物投入相应货口。
下层每个货口系有麻袋,对应不同的站点。一旦货物装满,便会有指示灯亮起,提示分拣员需要将麻袋扎口,并推送到传送带前往装车区域。
在整个分拣区域,原有的300名分拣员工如今变成了只有不超过20人,与传统分拣线相比,显得十分冷清。但全天的效率、作业质量都有显著提升。
因为这些小机器人不需要两班倒。如果没电了,它们会自己去找充电桩补充能量。使用机器人后,不光工作环节从6个减少到3个,而且因为减少了搬运的次数,对货物也更有安全保障。
无人机
今年6月18日,京东宣布超重型无人机项目正式立项,目标有效载重量达到40-60吨,飞行距离超过6000公里。
该飞机为单引擎通用飞机设计,采用了双尾撑垂尾,主翼翼尖还有类似于波音大飞机787的迎风切角,显然具备极强的气动性能。
京东宣布研发的超重型无人机项目,也已经可以媲美中国的运20大型运输无人机。运20大型无人机的最大载重为66吨,里程为7800公里。这样长的里程,已经足以从我国的东北运输到西南,横穿一个中国。
无人车
百度对Apollo开放平台所赋能的无人机运输卡车也进行了实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崛起,Apollo在GitHub上的开放代码数量在一年之内就增长了6倍。无人车的硬件元器在减少,但是软件层面的技术复杂度及安全度迅速提升。
无人机通常装备有毫米波激光雷达、前后视双目摄像头、环视摄像头、激光雷达、安全网关等多样化的传感器,以及先进的自动驾驶算法和安全防护机制,包括多传感器融合互补、自动驾驶计算单元、车辆线控冗余设计、多自动驾驶系统状态和监控的异常保护。
凭借这些技术所赋能的无人车或者无人机,有着比人类驾驶更高的安全性与高效协同性。不仅仅是百度和京东在无人运输机器人上进行了探索,还有许许多多的科技公司如顺丰、阿里等,也正在向无人运输的领域“进军”。
这些短距离的无人快递车将解决最后1-3公里的配送问题。
目前,顺丰的M-TC2无人机、M-TB1无人机已经可以实现有效的短距离空中运输,其在地面无人机运输车上也有布局。与此同时,百度也和苏宁合作了无人运输物流车,用于苏宁小店的即时配送,解决末端配送的问题。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综合自微信公众号“科学大院”、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