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 不改变文化观念,“女德”是野火烧不尽的
近日,记者“卧底未成年女德班”的视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女子换男朋友,手脚就会烂掉,最后要锯掉”“穿得那么时尚那么暴露,不就等同于叫别人来侮辱我吗?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女德”班的奇葩言论,突破了公众的道德底线。今日,另一段视频被曝出,“女德”班里教授的恐吓式孝道再度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诸事不顺因不孝”“非父母下跪洗脚能治癌”。
“女德”班又一次成为舆论场中的焦点,当然和上述毁三观的“金句”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女德”班的生命力如此顽强,也令公众始料未及。须知,就在去年,在江西九江学院举办“女德”讲座的丁璇就曾在舆论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女人衣着暴露易失身”、“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她的一系列言论受到网友和媒体的猛烈抨击。一时之间,这位丁老师成了网络世界中的过街老鼠。原以为,“女德”班在众人的唾弃下理应销声匿迹,自取灭亡。然而,现实情况显然给了我们沉重一击:“女德”不仅没有消亡,而且活得还不错。这一现象,难道不值得深思?
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驳斥“女德”班的授课内容,实无必要。如果迄今为止,某些常识还有反复重申的必要,未免太过滑稽和荒谬。但“女德”班中的一些细节,仍然值得关注。比如,根据新闻报道,参加活动的家长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近8成。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者,容易受到“女德”班的蛊惑,这似乎已成为共识。不少网友进而认为,有家长把孩子送往“女德”班,无非是因为其文化素养和个人道德的双重残缺。
但这种看法,可能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把那些“女德”班的参与者认定为“傻”或者“笨”,或许只是一种误会。“女德”班对愚忠愚孝的强调,事实上迎合了部分群体的心理需求。片面地拿传统文化里的糟粕说事,有利于某些人在家庭内部建立等级制度,为自身谋利。说到底,“女德”班的活跃,是部分群体与主办方共谋的结果,证明某些错误的文化观念至今仍然根深蒂固。
另外,“女德”班广受某些群体的欢迎,与其讲授的内容“通俗易懂”不无关系。按理说,要论传统文化的教育者,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授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们的精英话语,未必能为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所接受,以至于让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有了可趁之机。这一现象也在提醒我们,批评“女德”班是容易的,但如何普及正确的文化观念,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勤余
责任编辑:周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