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传承多民族优秀文化打造魅力壮乡

2018-12-04信息快讯网

新华社南宁12月2日电题:广西传承多民族优秀文化打造魅力壮乡

新华社记者唐荣桂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自治区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着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谭湘光近日在宾阳县挂牌成立了“非遗传承基地”。基地在传承壮锦纺织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人通过壮锦纺织和壮锦产品生产增加收入。

铜鼓、桂派戏曲曲艺、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广西拥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一些非遗项目使用不多,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迫切需要保护。

近年来,广西完成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歌圩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以及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数字化记录工作,并正开展更多的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截至今年10月,共采集图片约1.8万张、视频资料1400小时、文字素材19.2万字,为广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建立起数据库、基因库。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介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保护传承体系正在构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壮族文化(百色)生态保护区、苗族文化(融水)生态保护区等7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先后建立起来。

在各方努力下,广西已建立起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各项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截至今年10月,广西共有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等5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618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039项市级非遗项目,2561项县级非遗项目。

传统戏曲展示桂风壮韵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舞台艺术经典作品彩调剧《刘三姐》11月在北京上演。

诞生于1958年的彩调剧《刘三姐》取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60年来,彩调剧《刘三姐》在国内外演出2000多场次,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奖等奖项。

广西舞台艺术工作者扎根八桂大地,将传统民族戏曲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邱玉红介绍,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上,广西近年创作的26台大型剧目密集上演。剧目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反腐倡廉等主题,山歌剧《股份农民》、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等作品源自现实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极具民族特色。

现代桂剧《赤子丹心》总导演、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说,创作人员坚守“用广西自己的地方戏曲演绎广西英雄人物”的初衷,通过独特鲜明的“广西视角”展示广西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的事迹,桂风壮韵通过剧情得到自然展现。

广西通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优秀剧本扶持计划项目等,不断推动传统戏曲剧目创作演出,开展“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为群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不断提升百姓的文化获得感。

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绣球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有“绣球之乡”的美称,壮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绣球成为当地致富的产业。旧州2300多名村民有一半从事绣球制作行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当地人身着壮族服饰,坐在家门口缝织绣球的场景成为一道风景。

被称为“民间绘画之乡”的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有5000多名“农民画家”,他们农忙时下地劳作,农闲时拿起画笔,为国内外客户绘画,全镇农民绘画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在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阳朔县,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每天晚上都会上演,600多名演员绝大多数是当地村民,自2004年以来每年演出500多场。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正在日趋壮大。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下枧村的壮古佬景区主打山歌体验等旅游项目,村民们“唱着山歌把钱赚”。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介绍,广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扶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钦州坭兴陶等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品牌,不断提升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

枫泾: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小镇更新”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
将中医药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龚全珍:活着就是为人民服务
厚植文化新优势 展现企业新作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的“嘉定样本”
报名|“市民文化客厅”第二期文汇专场:《在这里,中国哲学与世界相遇》与你相约!
直击现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60华诞特别报道之改革开放篇:潮起八桂海天阔
上海成立首批22个健康科普文化基地,要力推一批健康科普达人
名家梁波罗、刘广宁共同诵读“多情的土地”,“浦江第一湾”再打文化牌
“战斗民族”要将汉语列入高考,听力、阅读、语法、写作一个不少,网友:终于轮到你们了
多部门共同举办“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第二届民族政策法规知识有奖竞答活动
江南古典园林如何保护传承?全国的专家在这里支招
和睦相处一家亲 携手并进谋发展——广西民族团结发展观察
探源尧舜禹,断代夏商周,考古学人到底是如何梳理华夏民族起源的?
广西“旅游+文化”好戏连台——山水风光唱新歌(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因地制宜 走出特色脱贫路
柳州:“酸雨之都”变身花园城市(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上海枫泾镇:在传承与创新中“升级”小镇
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
这里是葡萄牙!
【辉煌60年 壮美新广西】广西玉林:环保倒逼“世界裤都”转型升级
听非遗传承人谈学艺 话传承
【代言新广西】“中国天眼”的远程支援
壮美新广西60秒
嵩阳书院: “一立一叹”的文脉传承
为何总有明星吸毒?专家:相互影响形成圈子文化
地震!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发生2.8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立足南国边疆 不辱使命担当——写在广西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
【中国那些事儿】数十年在葡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教师伉俪谱写中葡人民友好交往佳话
哈尼族:传承优秀文化,让世界共享中华文明
《40年:来自56个民族的家国故事》系列微视频开播
美丽乡村·黑龙江金星村:北方的“最炫民族风” 游客直点“中国赞”
美丽乡村·黑龙江金星村:探秘来自北方的“最炫民族风”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心手相牵 团结并进 民族一家亲
静安区发布两张年度公共文化榜单,这些活动你是否打过卡?
81岁再登台,才旦卓玛:如果离开民族艺术的土壤太久,我怕歌会“变味”
上海文化里面无数个“第一”,是宁波人创造的 | 吴福辉
基诺族:深耕文化传承 广开致富门路
两位龚老师 传承话今昔(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学校篇)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