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医院,也能有北京的大专家”——京津冀医疗协作提升群众获得感
半个月前,河北唐山曹妃甸区的居民杨本兰驾车行驶在高速路上,突然感觉头胀、胸疼,到曹妃甸区医院确诊为突发心梗。住院第二天,他就被推上了手术台,北京安贞医院的王苏医生主刀,为他做了支架手术。
目前,京津冀三地正在持续推进医疗协作,努力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杨本兰就是京津冀医疗协作的直接受益者,如果在以前,他只能到百公里以外的唐山市做手术,甚至转诊到两百多公里以外的北京。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北京安贞医院的专家每周都会到曹妃甸区医院做手术。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的医院,也能有北京的大专家。”杨本兰说。术后一切正常,杨本兰很快就要出院了。
曹妃甸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孙春霞说,以前在曹妃甸没法做支架手术,患者只能被送到唐山市的医院,甚至被送往北京的医院。除了交通、住宿、医疗上的额外支出,病情还有可能被耽搁。
从2016年7月28日开始,作为两地医疗合作的一部分,北京安贞医院的王苏医生每周五都会来曹妃甸区医院做手术。每周五早晨8点,王苏医生会准时出现在心血管内科的手术室。
北京与曹妃甸的医疗合作,是京津冀医疗协作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北京和曹妃甸的医疗合作项目累计开设专家门诊375次,开展心血管介入、妇科肿瘤等高难度示范手术958例,组织特色专科骨干医师进京培训68人次,开展大型义诊、坐诊、咨询、查房9520多人次。曹妃甸区医院、曹妃甸区工人医院、唐海中医院3家医院已经纳入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名录。
未来,曹妃甸将继续深化与北京安贞医院的合作,打造区域胸痛中心,还将建立与京津实时互动的远程会诊网。年内完成与开滦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京津冀各大医院的远程对接,年专家会诊疑难病例、影像诊断将达到1000例以上。
北京市发改委协同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京津冀三地的重点医疗项目合作持续推进,北京市已有17家医院与河北20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启动和实施了北京-曹妃甸、北京-燕达、北京-张家口、北京—承德、北京-保定等多个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通过五个重点医疗合作项目的开展,将不断提高北京燕郊以及北京西北、北京东北、北京西南方向四个重要节点城市和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在医疗卫生政策协同方面,京津冀三地也在加快实现。目前,京津冀已经研究形成三地检验、影像等互认项目和质控标准,有范围、分步骤地推进互认工作,检验结果和影像互认分别达到33项和20项,互认机构持续扩大,分别达到296和155家。京津冀三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不含军队所属医院)已同步执行六大类医用耗材联合采购,采购费用进一步降低。
来源:新华网
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