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音乐“免费午餐”终将结束

2015-07-25信息快讯网

“基于网络音乐服务商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比较严重的情况,现责令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并于2015年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一份来自国家版权局的通知,打破了网络音乐市场长久以来的“平衡”生态。日前,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网络音乐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版权局下发整治通知,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也签署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

这是有关网络音乐版权的保护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而与以往不同,这一回国家版权局明确表态将对违反者依法从严查处,网络音乐版权的保护终于迈出实质性一步。这意味着,网民们多年来随手点击下载音乐的“免费午餐”终将结束。

整治原因:没有一家音乐网站不存在侵权行为

促使国家版权局终出重拳的理由很简单,我国网络传播音乐作品的版权秩序现状已经混乱到无以复加。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拿出一份令人痛心的报告:“2010年以来,国家版权局对全国主要视频网站开展版权重点监管工作。结果发现,现在的音乐网站没有一家不存在侵权行为,只是程度不同。”段玉萍认为,这种侵权现象严重损害了权利人的权利,对音乐网站的传播秩序亦有很大伤害,而对整个中国的音乐产业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国家版权局决定将音乐网站的规范作为“2015剑网行动”的重中之重。

侵权现象泛滥,由此造成的版权诉讼、纠纷也非比寻常。去年11月,QQ音乐曾对网易云音乐发起诉讼。一个月后,酷狗也加入了针对网易云音乐的围剿。随即,网易方面反击,请求法院责令QQ音乐停止传播、提供201首音乐作品,并在今年1月起诉酷狗涉嫌侵害300首歌曲的播放及下载权益。近两个月以来,酷狗和阿里音乐又相互发起诉前禁令,且祭出的理由均为打击盗版音乐。类似这两例互相纠缠、难辨曲直的“罗生门”诉讼在音乐界层出不穷。

而相比频繁发生的业界“互掐”,实体音乐的淹没真正让中国音乐产业伤筋动骨。据国际唱片协会(IFPI)数据,2013年我国音乐行业中,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440.7亿元,音乐演出占140亿元,而内地实体唱片市场规模仅为6.5亿元,这表示实体唱片所占比重仅为数字音乐市场的不到1.5%。而在全球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其实体唱片销量为数字音乐的4倍左右。

一方面是网络市场的纷争难断,另一方面则是实体唱片的迅疾萎缩,国家版权局终于痛下决心重手整治。

施行难点:打击速度也许比不上新侵权形态的诞生

喊了那么多年,数字音乐下载终于要收费了。唱片公司代表纷纷高呼“幸福来得太快”,在他们看来,国家版权局对音乐版权专项整治对整个行业最大的影响在于促使音乐人才回流。上海信汇原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彦彬表示,因为无钱可赚,因为利用自己的才智去创作的作品并不能换回应有的报酬、得到应有的尊重,行业内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有影响力的作品也逐年减少。如今严政一旦下达,对刺激人才回流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但也有网络音乐服务商认为新政的实施不会如想象中轻松顺利。腾讯公司法务部总经理江波一方面认可版权整治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他把音乐维权的将来认作“道阻且长”。

“我们经常把这种形式的侵权打击了之后,很快又冒出另外的侵权形态,让人应接不暇。”江波说,互联网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新的侵权形式会随着打击的办法加以调整,寻找漏洞,“加上我们打击侵权的尺度不够大,这样造成侵权成本低,而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维权难度比较大。”

据IFPI在2014年发布的《数字音乐报告》数据,中国当年数字音乐的收入为8260万美元,平均每个用户一年用于在线音乐方面的支出不足一元人民币。而在中国,网络上平均每首歌的版权收入仅为50元。一份网络调查显示,对于利用盗版资源享用惯了“免费午餐”的国内网民来说,仅有二成被调查网民愿意为网络上下载歌曲买单。其余八成人对于今后收费音乐的态度是“尽量寻找免费资源”或者“赶在最后期限前多多下载囤着再说”。

由此可见,打击盗版,整肃网络音乐市场秩序的指挥棒捏在政府相关机构手中,而真正的决定性砝码在于市场内的每一个环节。

尽管这些整治施行起来难度很大,但是毕竟对于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版权的保护都已有了实质性的举措,而令人期待的是,关于网上新闻著作版权的保护和整治何时能够真正启动呢?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