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将新闻实践课搬到煤矿

2015-07-25信息快讯网

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将新闻实践课搬到煤矿-信息快讯网

矿上工作人员给大学生介绍风筒运作情况。(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供图)

今年夏季小学期,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启动了一次特殊的教学实践:将新闻实践课搬到安徽农村和煤矿。“20多个女生,最近居然下矿井了!”这两天,这件很酷的事情在上大校园传开了。

对很多土生土长的城市年轻人来说,黑乎乎的煤只在电视里见过,煤矿似乎就是危险的代名词。冒着一定“风险”促成今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最终带领近30名学生到矿区做新闻实践,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的带队老师被不少同行认为“胆子大”。

在接受本报记者 采访时,有带队老师吐露心声:让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大学教育本该“开门办学”。可现在,“安全”两字牢牢绑住了学生的脚。“闭门造车,关起门来上课,已经严重影响新闻专业培养学生。”

据悉,今年参加新闻采风的学生不仅人人购买了保险,而且下矿井的20余名学生,每个人都征得了家长的明确同意。

矿区采风吸引了近半学生,且大多数是女生

7月5日至9日,上大上海电影学院近30名新闻系学生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下属的五沟矿、钱营孜矿和任楼矿三个矿区,度过了整整5天的采风生活。

穿戴好井下作业工作服,配戴着矿工帽、自救器和矿灯等井下用具,徒步走800米的巷道、深入600多米的井下,这是怎样一番惊险的体验?“乘着罐笼,每秒以数十米的速度下降,伸手不见五指,耳膜在大气压的压迫下颤动”、“挖煤产生的废水就在我们脚下流淌,空气中的粉尘在照明灯的映射下呈现出它原本的模样”。有学生在当天的日志中这样写道。这两天,新闻采风的作业陆续完成,老师们的感受只有一个:这次走出去,值了!

在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组织的夏季学期新闻实践采风活动中,60余名大学生“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安徽皖北煤电集团,一路前往安徽农业大县临泉县。“了解国情,知道中国工人和农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安徽是个窗口。矿工是中国一线工人的代表,而有着230万人口的临泉县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上大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介绍,开展新闻实践,最主要的考虑是让读新闻专业的学生接触真实的中国社会。

据悉,当皖北煤电集团(工业方向)和临泉县(农业方向)两个选项提供给2013级新闻系60余名学生时,最终有28个学生选择了去矿井,且绝大多数是女生,这让王晴川捏了一把汗:不仅多数学生出生于城市家庭,而且“有个别学生读到大学,还从来没有走出过上海”。

家长从“极力反对”到“许可”,国情教育“动真格”不容易

比起到临泉县的农村、工厂参观,带着学生到皖北煤电集团做新闻实践,成行的难度要大得多。

王晴川介绍,除了安排教师事先踩点、为学生购买保险外,学院还要求每个参加下矿井活动的学生都要明确征得家长同意。为了下井,女生赖丽芳和父亲的交锋长达15天——父亲不仅坚决反对,还给女儿的班长发了短信:下矿井这件事“学生说了不算,必须由家长明确”。之后几天,赖丽芳搜集了不少皖北煤电集团在安全管理上的严格举措说服父亲,都未能如愿。直到下井活动最后一天,在去钱营孜矿的路上,班长才收到了赖丽芳父亲的同意短信。

“井下作业最关键的掘进头和采煤区,学生们都去看了。矿工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学生们有了真实的体验。”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副教授陶建杰告诉记者,在矿区采访那几天,从矿工中的大学生、劳模,到生活在矿区附近的退休职工、矿工家属的生活等等,学生们自发地延伸着他们渴望了解的人群。“每一个在那里接触到的普通人都是老师,他们对自己经历的讲述,就是最好的国情教育。”

别动不动就说“苦”,过度保护不利于年轻人成长

敢把教学实践活动安排在数百米深的矿井,学院领导班子背负着不小的压力。

“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不下十次,主题就是确保安全,做好预案。”在学院看来,启动校外教学实践,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自然是分内事,但如果出于防范安全风险的考虑就因噎废食,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过度保护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不利。

“现在到外地去考察,学生淋点雨就算是个事情了,可是在农村,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让王晴川同样感慨的是,不少壮胆到矿井下参观的学生,“全副武装”地在黑暗的巷道上走上几百米就感觉很吃力。有人说,学生们这次吃苦头了。这让出身农村、有一线工作经历的王晴川感到费解:“平心而论,这怎么能叫苦呢?”

和很多高校不同,上海大学多年来推行“三制教育”(即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夏季学期主要用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背后的办学理念即是该校老校长、著名教育家钱伟长提出的“打破四堵墙”的理论,主张“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

有带队老师坦率地说,直到今天,大学教育要破这堵“墙”,阻力仍然挺大。

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