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山之石”启发大学生科研灵感
文汇网记者 叶松亭
“做学问不能一味闭门造车——除了要把心思花在实验室和图书馆里,还要关注世界顶尖科研机构的研发动态,适时了解别人在做什么,用‘他山之石’来启发我们的灵感。”飞往日本的航班快要登机了,浦东机场出发大厅里,看着眼前23名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到博士生各个年级选拔出的学生,同济-拜耳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管理教授许乾慰这样说道。
日前,同济-拜耳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组织的夏季考察队,完成了其在日本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考察队拜访了京都大学、东京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积水住宅株式会社(SEKISUI)等多个科研机构和环保型建筑企业,并与当地科研人员交流学习。这已是研究院连续第四年组织旨在“了解先进生态材料最新学术动态、探索前沿技术产业应用”的夏季考察活动。
考察队得到“高规格”接待
考察队在日期间,得到了当地科研机构和公司的“高规格”接待:不仅安排知名学者与同学们间见面交流,还展示了其目前正在从事的研究内容与进度,甚至带着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和样板屋近距离观察学习。
例如,在京都大学工程学院纳米中心访问时,平尾实验室的研究员们介绍了他们目前在能源环保领域的最新进展:正在研发熔点350至650摄氏度的低熔点玻璃(普通玻璃的熔点在1000摄氏度以上),用来代替目前光热发电系统中的熔盐,提高系统“光-热-电”转换效率。
东京大学则由伊藤?横山实验室作为代表,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新型粘合剂“滑环胶”。与普通化学胶相比,由于交联点可以移动、受力结构更加均衡,“滑环胶”的黏合强度提高了大约20倍,外力很难破坏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在交流现场,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详细介绍“滑环胶”的原理与制备过程之余,还现场播放了一段破坏性试验的录像,让同济的师生们印象深刻。
此外,考察队还观摩了可以任意弯曲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只需一点氢气就能在“透明”与“反射”两种状态间自由切换的“魔镜”等一批当下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产品。
为了尽量避免语言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日方科研机构还尽量在细节上提供便利。有的特意准备了中英双语的幻灯片,还有的则干脆请来实验室里的中国学生充当翻译。
“热爱才是科研动力的源泉”
面对日方研究机构的精心准备,考察队的同济学子们也回报以最热忱的态度——学术交流不是为了“走过场”,从行前在网上搜索考察机构的背景资料,到抵日后继续研读教授们的论文,交流时的提问都是有备而来......一路上,日方教授和专家们都夸同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专业,有自己的想法。
同济材料学院研一学生刘晓军,他的研究方向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专业对口,他开玩笑说这次考察的行程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考察结束后,他在考察报告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次考察,让我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京都大学平尾实验室‘用次秒激光照射改变固体晶格结构以存储信息’的做法,为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东京大学竹谷实验室展示的OLED有机半导体制造工艺让我叹为观止,他们对实验条件的精准控制,更让我感受到高精度对材料制备的决定作用。”
从事建材研究的博士生李楠,研究方向是偏重应用的建筑材料专业,她也有自己的感悟,“从京都大学到东京大学再到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几位教授学者对其研究领域的认真态度和执着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东京大学的有马孝尚教授,他在给我们介绍其团队研究内容时,表现出的那种激情与兴奋,极大地触动了我:热爱才是科研动力的源泉。”
相比之下,本科同学的感受更加直观。今年刚上大一、来自新疆的安尼亚尔艾尼瓦尔告诉记者,虽然交流的时候有些专业知识他还不能完全明白,要回学校后再请教老师,“但这次考察让我对于生态建筑有了直接的认识,在积水公司的生态优先园区,我看到了先进的被动式节能建筑的各种设计,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水资源循、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等绿色生态人居理念的实例,让我更坚信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可以并行。”
成果将分享给更多人
据许乾慰教授介绍,这支由31名师生组成的考察队伍中,8名为来自同济大学和拜耳公司的老师和专家,23名学生则是从众多申请者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与普通“拼绩点”的学生奖学金名额选拔不同,考察队伍的选拔,一方面重视学生成绩,另一方面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拔出来的学生除了成绩好,几乎人人都有一两项特长,有的擅长摄影,出版过个人摄影集;有的文笔优美,为校报院报的文字编辑人员;还有的组织能力强,担任学校各类学生组织的管理人员……”
考察结束后虽然是暑假,但同学们不会闲着,而是抓紧时间整理考察中的感悟和收获,新学期开始后将举办总结交流会和摄影展,另外还会将同学们的所想所得集结成册,与更多师生分享这次考察的成果。
“科技进步需要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则重在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更多的鼓励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研究院院长韩思乐教授这样说到。
据统计,同济-拜耳研究院由同济大学和拜耳集团于2011年共同组建,已有近90名学生参与了研究院组织的暑期海外生态考察,考察地点包括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产学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