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晓明的童年时期,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对于我,一个小镇的男孩来说,乒乓球是我当时所想到的能够了解世界的唯一途径。”沈晓明回忆道。但当他的父母发现他妹妹身患严重的发育问题时,沈晓明的生活轨迹便发生了转折。由于当地的医生对于妹妹的病情爱莫能助,他们一家不得不奔波到更远的地方求医问药。“
那个时候,父母一周工作要六天,每逢周日他们就带着妹妹和幼年的我往返于各个医院之间,祈求奇迹的发生。”沈晓明说。
这样的奔波持续了几近六年。最后,父母意识到这一切或许是徒劳的,因为无论他们求医到哪里,医生们的解释都语焉不详,没有结论;而妹妹的病情也没有任何好转。
“忧愁和绝望笼罩着整个家庭。”沈晓明回忆道。时值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沈晓明突然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于是他停下了自己的乒乓球训练,着手准备参加高考。最终沈晓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考试。当他为选择专业征求父母意见时,父母极力鼓励他当一名儿科医生,将来可以帮到像妹妹这样的病人。
出于这样一份责任,沈晓明尊重了父母的建议。从温州医学院毕业后,他便开始在一家繁忙的当地医院做起了儿科医生。
“那会儿,国家很缺训练有素的儿科医生。”沈晓明说道,“我不得不承担起几乎双倍的工作量来确保每个排队挂号的病人都能在当天看到病。那会儿每天都要看百来个病人,天天都累得筋疲力尽。”如此多的病人和繁重的工作也让沈晓明不禁想到——主动预防疾病或许要好于一个个地被动治疗疾病。
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沈晓明的这个想法付诸行动,当时他遇到一对同胞兄弟罹患严重贫血,他判断这些患儿的贫血是由于铅中毒引起的,而当时的中国还尚未把铅作为一种威胁公共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来看待。
在此后的15年间,沈晓明及他的研究团队在上海承担了一系列有关儿童铅中毒的深入研究,发现汽油是铅中毒的主要来源。沈晓明对铅中毒的研究工作没有仅仅止步于科学研究,当他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便开始向政府建言使用无铅汽油,最终获得成功——上海政府决定从1997年起作为一项试点工程逐步淘汰含铅汽柴油。很快,儿童血铅含量超过100μg/L(微克/升)的比例由1997年的57.8%下降至1998年的25.7%。到2000年7月,含铅汽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血铅超标的儿童比例也进一步下降到5.8%。
▲“他在推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儿童健康方面一直是个先锋、一个开拓者,并始终活跃在最前沿”
1994年至1996年间,沈晓明在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蒙特菲尔医疗中心与John Rosen教授一起做研究工作。John Rosen教授是儿童铅中毒研究的专家,他这样评价沈晓明:“晓明是个特别有创造力和革新思想的人。”John Rosen教授说道:“他在推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儿童健康方面一直是个先锋、一个开拓者,并始终活跃在最前沿。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他在临床研究领域是一位兼具创造力和执行力的天才。”
在纽约工作期间,沈晓明注意到许多早期诊断的先天性听力减退的儿童若得到及时的干预,也可以像其他儿童一样有正常的语言发育,并可正常上学。
于是,他一回到国内便与耳鼻喉领域的专家及语言治疗师共同建立了一套早期听力筛查及干预的系统。在初步研究取得成功之后,沈晓明及其研究团队又向政府呼吁:将新生儿早期听力筛查纳入新生儿的整体筛选项目中。通过他们的努力,上海市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已经由原来的51.5%上升到98%。
“我是幸运的,”沈晓明说,“那些研究的数据说服了卫生部的领导,他们相信这项技术可以在全国推广并且惠及所有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沈晓明出任海南省省长后,在澄迈县红树湾医院了解医联体运营情况
“这种基于科学研究的循证建议与坚持不懈向政府建言献策相结合,使得临床研究结论最终转化成公共健康政策和政府举措。”著名的免疫学家、前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巴德年如是说。沈晓明自己也认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研究数据的支撑,所有呼吁和建言献策都是苍白无力的;而若没有积极的向政府建言献策,临床研究的结果也不可能对更大规模的人群产生切实有效的正面影响。”
2006年,沈晓明被任命为上海市教委主任。上任后,他主导推行了一项推迟全市学校学生上课时间的举措,此举正是基于一项关于学生睡眠时间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70%的学生睡得太晚,尤其是在上海。而推迟上课时间便增加了学生的睡眠时间,减少了其白天上学期间打瞌睡现象的发生。
2008年,沈晓明当选上海市副市长,主管科教和卫生工作。这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在中央政府部署的几项重点工作上:建立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贯彻国家基本医疗药物政策、完善初级医疗保健制度、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试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等等。他在上海首创了国内第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在上海率先建立电子健康登记系统,以记录超过2000万的上海市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健康档案。对所有这些项目和计划,沈晓明注入了他的远见卓识。正如卫生部原部长陈竺所说:“他是胸怀远见、敢想敢干的人,正如他对科学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一样,也表现在于他提出的众多思考和政策主张中。对工作,他怀有巨大热情,并且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
(本文原载《柳叶刀》2012,379:795,原文系英文,翻译:刘桢)
名医简介
沈晓明:
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上海市教委主任,副市长,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市委常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等职。在儿童保健领域成绩突出,以第一完成人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者,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院长等荣誉;获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博士、2013年当选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作者:斯蒂芬·平科克 文 刘桢 译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