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澎湃的浦东开发开放史,是最美的诗情画意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大上海永远是一部值得书写的史书。然而有关改革开放40年来新上海发展特别是世人瞩目的浦东开发开放史,却鲜有大作品出现。现在,终于有了解渴的补偿——由著名作家何建明创作的4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再次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书写大上海的艺术魅力。
作为家族四代人都与上海有着血脉联系的何建明,为了写好浦东发展史,多次深入浦东各个层面和众多单位,拉网式采访了当年参与浦东开发的近百名当事人,掌握了大量丰富的一手材料,细致查阅了3000万余字史料,寻访了当年浦东开发开发的诸多现场。
创作《浦东史诗》的过程中,何建明秉承了他特有的对宏大事件精到把控能力和注重细节的艺术叙述风格,而在书写历史事件与当代人物过程中,他总能有新的发现和认识,并产生新颖独特的思考,从而将波澜壮阔的浦东开发开放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让人读后无不荡气回肠。
曾经有一种片面认识:报告文学不怎么好看,人物和事件容易写得枯燥、干巴巴。不可否认,当下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精品力作确实较少。《浦东史诗》的出版,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出色的报告文学。这部作品除了第一次全景式完整记录浦东开发开放这段激情岁月,还有一大特点是以诗性和诗意的语言,完成了对浦东崛起和新上海的一次重要书写。
别林斯基说:“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中国改革开放40年,走完了人类其他时代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这样精彩丰富的活生生现实,应该是最美的诗情画意。何建明正是抓住了这“活生生”的当代现实中最闪烁光芒的浦东开发开放史,加之他娴熟深厚的报告文学创作功力,所以《浦东史诗》的醒目是必然的。
美的生活,多彩的现实,会让人诗性勃发。今天,我们站在外滩往东边只需稍稍看一眼就会忍不住陶醉其中,作为作家的何建明已经醉了,因而他的《浦东史诗》变成了一曲激情的诗赋——
浪漫而深情的讴歌。
毫无疑问,《浦东史诗》最重要的内容是第一次清晰筛滤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前世今生”,作者满怀深情再现了早期领导人在酝酿谋划浦东开发初始所经历的曲折坎坷,以及他们的大谋大智。许多外埠人一说起上海,挂在嘴边的是“洋气十足”的时尚一面,却鲜少知道上海发展尤其是新上海和浦东的崛起,完全是上海人用艰苦奋斗的汗水和心血托起来的。比如书中写到,当年邓小平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关头,凝望国际险恶的风云,站在黄浦江头,一锤定音“浦东开发、开放好”的那般情形……作家对历史真实的抒情叙述,让已经消逝的历史画面再度重现,并牢牢烙在人们心头,这就是文学所呈现的史诗意义。
浪漫而磅礡的艺术叙述。
报告文学所报告的是“活生生”的现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人真事”,它是这一文体的特性。但文学表现真人真事必须讲究艺术性。《浦东史诗》可以看作是表现真实生活的文学范本,因为它既讲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更是用艺术的形式来讲“真人真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的人物与事件都那么栩栩如生。比如,当年浦东新区首任管委会主任的“浦东赵”、“全权代表”的胡炜、“中国芯”的张汝京等,这些当年在浦东建设初期驰骋风云的人物,书中生动刻画了他们在如何打开浦东建设的外部局面、本土格局、招商引资等难题上的所作所为,如今看来仍令人感慨激动。
还有记述迪士尼与上海19年拉锯式“交情”,情节更是跌宕起伏、环环紧扣,不逊色于小说的戏剧化。而“地标之美”一章中对新上海和浦东标志性几大建筑的描述,更是独到,有着气吞山河的磅礴之势。其中,写632米上海最高建筑上海中心那一节,作者登高摩天大厦的巅峰,那与“与天对话,我是‘中心’”的激情,可谓如诗如歌,淋漓尽致——
呵,那一刻,我抬首望空,随曲游神,心问:
天在何处?何处是天?
天有多大?大至何边?
没有回应。只有詹姆斯的音乐。
稍许,耳畔似乎有人声音在告诉我:
其实,天是未有,天是无际,天是无穷……
嗯——瞬间,我领悟了:
天,就是我们自己。
天,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我终于明白了上海人为什么将最高的摩天大厦称之为“上海中心”。因为这里是上海人看这个世界、追求自我完美、实现自我理想、抵达自我境界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通达地心、连至天际,也就触及着我们的心灵,以及心灵淬出的世界……
这难道不就是诗吗?这难道不是画和画中的哲思吗?当然这还是文学和现实的情景交汇。作者通过自己的现场感受和艺术文字,将冷冰冰、固沉沉的建筑物体化作了舞动的画面与境界,带读者一起进入那个诗意的新上海和美丽无比的浦东大地。
浪漫中不失重要发现。
《浦东史诗》的文学意义在于,无论是对我们重新认识上海,还是刷新上海人的自我认识,都带来了一种新的视野角度,可以说这是作家何建明对上海和浦东的重要文化贡献。
比如关于黄浦江的认识,过去大家一直把黄浦江说成“母亲河”,这是近现代上海人的一种感情认知。但在作家看来,真正孕育上海的河流应该是苏州河。《浦东史诗》开篇就引领我们重新对黄浦江有了明确的新认识。他的笔调极端浪漫,把“浦西”与“浦东”视为一对因水分离了千年、如今又重新拥抱在一起的“情侣”,又因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而“终成眷属”。
于是在这伟大的浪漫叙述中,何建明将黄浦江推到了一条洋溢诗意,充满现实与未来意义的“爱情河”之上。这一文学上的浪漫主义,或许对黄浦江和整个上海的世界意义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知道,世界上那些著名城市,几乎都有一条如莱茵河、尼罗河一样的“爱情河”。
关于“‘上海’是个动词”,这恐怕又是《浦东史诗》中让上海人怦然心动的一处重要发现。“上海”当然是个地名,但最早的地名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是谁把它最早叫出来的?
何建明通过对上海历史的考证和自己的“吴语”先辈们的语境考证,认为“上海”二字最初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们对海的认识和海的向往,渐成了一种习惯性语言和行为——“上——海的那个地方去”,日久天长,“上——海”就成了一个地名。
这种说法据作者解释,是有依据的。因为古地吴地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上”作为一种行动口语,如“上街”“上灶”“上汤”云云,皆为动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今天的浦东开发开放,具有更现实和未来的意义,所以在作者看来,今天中国人民再一次“上海”,是为了强盛伟大的中华民族,是让国家向世界舞台中心迈进的伟大行动,浦东开发开放和新上海建设,都是这样的一场新的伟大“上——海”。
关于新上海和浦东开发开放的书写,或许才刚刚开始。《浦东史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值得肯定和借鉴的范本意义,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好作品,带领读者去阅读、去认识我们所在的这座可爱城市。(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文艺评论人)
作者:马娜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宣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