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戏,期待一个春天的来临
“殿堂版”越剧《红楼梦》由钱惠丽、单仰萍等主演,明年起将固定在每年春节期间演出。 齐琦摄
近一年来,冷寂已久的地方戏曲舞台,出现了一股令人欣喜的回暖迹象。
仅在京沪两地的舞台上,就相继上演了一批优秀地方戏曲作品,受到业界和观众好评。6月份,有“殿堂版”之称的越剧《红楼梦》重返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场,一票难求;同样是在6月,评剧《红高粱》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舞台,两场演出座无虚席。此外,还有汉剧《宇宙锋》、滇剧《水莽草》、晋剧《上马街》、沪剧《挑山女人》、越剧《双飞翼》等多部地方戏作品集中亮相,让观众们充分领略了其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有专家指出,这股回暖迹象让人们看到的是地方戏曲在低迷市场中艰难跋涉的坚强身影,看到它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不可替代的艺术个性。今年7月11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特别提出要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这在专家们看来,是“真正的雪中送炭”。有界内人士指出,传承是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前提,此番出台的戏曲新政将重点放在“传承”二字上,意义深远。
展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却在低迷市场中艰难跋涉
对于地方戏曲所经历的冷寂衰落,界内人士有着深深的感慨。
有调查数据显示,1950年代,有文字记载和演出活动的中国戏曲剧种有368个,到了2005年,消失了100个。现在,全国大约有六七十个剧种只剩下了一个剧团,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团”。地方戏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为了挽救和扶持地方戏曲,2013年,文化部颁布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日前又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戏曲所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扶持地方戏曲,是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来强健中华文化的肌体,进而让它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作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独有的艺术门类,与百姓生活息息关联的地方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立体和活态的展现,是中国各地域表情、声音和气韵的总和,正因为这一点,一直以来,地方戏曲陪伴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可以直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到民众内心,这也成为其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最大的优势。
有专家指出,不断萎缩的市场严重制约了地方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影视、流行音乐、网络等现代文化消费方式同时构成“多重挤压”,加上戏曲自身创作力式微,人才老化与流失,传承断层,地方戏曲一路走来颇为艰难。天津评剧院副院长曾昭娟对此深有感触,她主演的《赵锦棠》是“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但是在一些地方巡演时,却只能安排一场。
留住地方戏曲的根,政策之外更需戏曲人共同破题
对于地方戏曲的窘境,界内专家一次次呼吁: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刻不容缓。
据悉,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重点院团评定,这一切有效地调动了地方戏曲院团的积极性。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名单上,88个受资助项目中,戏曲占了26项,其中21项为京昆之外的各地方戏曲。
而在最新出台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则明确提出从今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建立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将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地方戏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抢救性记录和保存等。对此,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传承是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国正常演出的100多个剧种中,传统剧目的传承普遍堪忧。他希望地方戏曲能够借政策的东风,抓住“传承”的良机,扎扎实实地为观众创作排演出优秀的作品。
在记者采访中,专家们纷纷提出,戏曲传承在于人,“人才,正成为限制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注意到,当前全国各戏曲院团普遍面临编导紧缺的困境,他认为这直接影响到新创作品的出现。
多次获得文华奖导演奖的熊源伟近年来和不少地方戏曲院团合作,他告诉记者,很多剧种的唱腔设计只剩下一位老先生。“唱腔是最彰显剧种特点的。这意味着我们的香火可能要中断。”也有专家指出,由于大多数地方戏曲剧种在编、导、音乐、舞美等方面人才缺乏,使得地方戏曲出现“同质化”倾向,无法很好地呈现剧种自身的传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有丧失艺术个性的可能。地方戏曲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戏曲人共同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