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深呼吸 | 如果机器能够读取人脑信息

2018-12-28信息快讯网

文汇深呼吸 | 如果机器能够读取人脑信息-信息快讯网

当下,脑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热点,脑科技发展带来的应用也与社会大众越来越贴近。在近日召开的国际神经科技创新研讨会上,来自全球的几十位科学家关心的却是技术之外的问题——脑科技可能引发对现有社会伦理的冲击,科研人员在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应主动关注可能存在的伦理风险,并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脑科技发展正走向全球化

研讨会上,一则视频展示了脑科学的无穷可能:美国一位颈部以下瘫痪的患者,靠头上的一顶“帽子”,成功用意识驱动了一辆F1赛车。这样的“帽子”还可以向科研人员展示,业余爱好者与专业运动员完成相同的竞技动作时,他们的脑部活动有何不同。

专家表示,非侵入式大脑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发展,正使人脑信息的获得越来越简便,这有助于更深入而广泛地开展脑科学研究。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脑计划。科学家们相信,解开大脑之谜,不但有望治愈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还可以推动人工智能走向高级阶段。

与基因存在人群差异一样,大脑对不同行为的影响也受社会环境、文化风俗等影响。有研究表明,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人群与使用拼音文字的人群,其大脑中的语言区域不在同一个地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在会上指出,目前,国际脑科学研究主要基于西方思维,要建立起全球脑科学研究合作,还需要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参与其中。

伦理滞后,科研应慎之又慎

当科研深入到每个人大脑中产生、传递的信息,就涉及到诸多社会伦理问题。比如,人的主体性如何界定?在研究中使用活跃的人类神经组织是否合乎道德?如果我们培育出了拥有意识的类大脑,使用它们是否会违反道德伦理?

目前,伦理学家尚未能就这些问题给出答案。蒲慕明说,在目前状况下,需要科学家们更加谨慎地推进脑研究。他认为,目前科学家对神经科学的了解仅有皮毛,在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科研人员应主动承担神经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风险,以确保科技发展最终造福人类社会。

人脑虽仅重三磅,却承载了上千亿个神经细胞,要了解这些神经细胞是如何联系、交互作用的,科学家们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但是,目前科学家对大脑的认知有限,干预脑神经的试验可能使其受到不可逆的影响。即便目前神经科学主要采取脑电、核磁等非侵入性的手段,但风险依然存在。”蒲慕明说,在未知的风险面前,从获取试验数据到使用试验数据,科研人员的每一步都应“慎之又慎”。

伦理规范应与科研同步发展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相应的伦理监管规范。与会专家呼吁,伦理专家应尽快与脑科学专家联手,促使相关伦理规范尽快形成。

以个人信息保护和共享为例,“有些生物数据不仅涉及到个人,还有可能与后代、或家族其他人的隐私相关。”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国豫教授说,“哪些数据可以共享、谁可以共享,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共享等问题都还是有待科学家、伦理学家与法律专家等共同讨论的问题”。

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先行一步。在欧美各国,伦理监管人员直接把办公室安在了科研第一线,这样可以深入了解科研相关内容,同时科研人员也要学习伦理规范知识。“这样有利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及时跟踪前沿科学进展,制定相关伦理和政策规范。”王国豫说,但我国目前伦理研究与前沿科技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同时,王国豫也指出,制订监管规范是为了在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避免潜在风险。因此,监管规范应与时俱进,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可更新、可修正”模式。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金婉霞 首席记者 许琦敏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