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40年来中国城市治理的“密钥”,藏在这套丛书中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风云激荡,中国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20%,持续迅速发展到今天的60%左右,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农村,聚集在城市中,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现代化文明成果。40年来我国城市治理取得了何种历史成就,又形成了哪些宝贵经验?
围绕这一主题的“中国城市治理研究系列”新书首发,推出了5册,包括《国家治理与社会成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40年》《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尺度重组与地域重构——中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40年》《生态理性的生产与再生产——中国城市环境治理40年》《奇迹城市——深圳城市治理40年》,未来还将继续出版新书。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新书座谈会暨“中国城市治理再出发”圆桌论坛上,丛书作者和业内人士齐聚畅谈。
据悉,“中国城市治理研究系列”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组织撰写,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系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聚焦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波澜壮阔的城市治理实践,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全面回顾、总结和分析中国城市治理的典型经验,阐释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进程中的风云变幻,回应当前中国城市治理方面的重大问题。
学界评价,这套书以时间脉络为经,以发展阶段为纵轴,明确城市治理不同领域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城市治理40年演进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以事实梳理为纬,以要素分析为横轴,深入梳理改革开放40年相关治理领域的基本事实和主要经验,有助于寻找解答中国城市治理发展道路的关键“钥匙”,为城市治理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支撑,也推动了城市治理研究。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从古希腊的城邦和中国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到当今遍布世界各地的现代化大都市,以及连绵成片的巨大城市群,城市逐渐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发展也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引擎。21世纪无疑是城市的世纪。据统计,目前全球超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16世界城市状况报告》指出,排名前600位的主要城市中居住着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对全球GDP贡献高达6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也稳步提升,2011年首次突破50%,2017年已超58%,预计2020年将达60%。
而卓越的城市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与民众广泛参与和深度合作,更亟须高等院校组织跨学科、跨领域专家学者深度协同参与。特别是在信息爆炸、分工细化的当今时代,高等院校与出版社合作就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可分为社区转型(1978-1990)、社区建设(1991-2012)与社区治理(2013-2018)三个阶段。”上海交通大学袁方成教授以《国家治理与社会成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40年》为例谈到,这本书正是通过系列梳理这三个阶段的组织体系、治理思路和政策举措,发掘提炼各地社区治理的典型特征和实践经验,并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出版成果。
除了系统的脉络梳理,丛书中也有《奇迹城市——深圳城市治理40年》等针对个案的分析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徐剑教授以《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为例谈到,书中选择了12个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超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第二类是区域中心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沈阳;第三类是特色城市,如义乌、三亚、鄂尔多斯、井冈山等,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量化分析《人民日报》自1978-2017年40年以来对中国城市形象的新闻报道,客观反映中国各类城市形象的变迁过程和发展趋势,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语境和认知脉络。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