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着借书,编排剧目……中华神话故事进校园,诗意建构孩子们看世界的逻辑
似壁画中走出的仙女舞姿婀娜多姿,反弹琵琶,把现场观众带入穿越千年的大漠敦煌;男孩和一只红鸟踏进黑森林,走上探险求真的道路;火神祝融不畏艰险播火人间……12月28日,2018年“中华神话故事进校园”展示活动在上海市文达学校举行。一个个神奇的神话故事,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出来,看得在场的小朋友目不转睛,时而欢喜雀跃、时而悲伤难过,和故事里的人物共喜悲。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陪伴人类成长,它充满想象。为落实“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中华神话故事进校园”活动率先在上海市文达学校开展试点。学校将神话故事植入阅读节、语文节,用多种方式进行“嫁接”,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精心设计浸入式体验。
“每个班教室都会放几本《新说山海经》,大家轮着看,这本书用小说的手法,完整、浅显易懂地描述了山海经的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抢着借。”七年级的唐老师说,这套书成为班级“流行小说”,有的孩子一个晚上就看完了一本书,很多孩子一个周末就读完。一下课,唐老师就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开始讨论书中的情节。
据副校长葛玮介绍,一年级以“听”为主,由老师讲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山海经故事;二年级选取祝融、后羿、神农等创世英雄,以抄、诵经典片段的形式,锻炼学生书写、朗诵能力;三年级则“手绘经典、品味书香”,让学生们动手画一画飞禽走兽。此外,各年级都编排了神话剧,一、二、三年级的《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头熊和小头熊》,三、四年级的《夸父逐日》和《黑森林》,六、七年级的《恐怖猿猴》《大禹治水》都各具特色。
“参演神话剧,孩子们兴致浓郁。”唐老师回忆。有几位背课文很困难的孩子,背起台词来却积极性很高,台上说得溜溜的。三、四年级同学的神话剧,还参加了十一月中旬两岸三地绘本高端论坛的开幕表演。六、七年级在制作电子报的过程中,一开始停留在故事情节的概括上,后来,有的同学去找《山海经》的原文,还有的同学去寻找学者们对《山海经》的评价,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深入神话的内核。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孩子们加深了对神化故事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对神话的“钻研”和兴趣也感染了家长,不少家长也深度参与进来,与孩子们共同走进神话之旅。展演中,六年级学生胡自奋生动讲述了神话故事《神火》,在8月举行的启动仪式上,他还和同学们一起表演皮影戏《神火》。“表演和阅读不一样。表演需要深度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物的行为动机,揣摩不同年龄人物的行为模式,单靠孩子摸索比较困难。”胡自奋的妈妈说,自己会陪着孩子一起分析人物、了解人物的性格,一起研究如何去表现一个既是孩子又是英雄的火神,如何诠释一位神秘的老仙人,“神话故事让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有了和人一样的情感,也让孩子们用他们喜爱、更能理解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妈妈说,神话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构建的中华民族道德体系也潜移默化地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些会让他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学会很多优秀品质。”
在文达学校,神话故事的抢手还带动了班级读书角其它小说的阅读。“阅读对孩子们的写作也产生了影响,情节描写能力显著提升。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能全身心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自由地进出幻想与现实的世界。”学校教导袁畅感慨,“每个神话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精神,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塑造人格。”
活动现场,《上海故事》杂志社还邀请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家游伟为学生们讲演了《上海故事·创世神话专辑》上的新编故事《防风杀身许天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分社社长周颖表示,未来将继续和文达学校合作,开发神话故事电子校本课程;并和上海市非遗中心合作,将神话皮影剧推进校园。据悉,明年“中华神话故事进校园”将向全市推广,让中华神话之花开遍校园。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宣晶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