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稍纵即逝,科学家告诉你为何大众如此健忘?
2018-12-30信息快讯网
朋友圈里的热点稍纵即逝,微博上的热搜一茬又一茬,曾几何时,我们发现好像大家都越来越容易遗忘了。
公众的记忆到底能持续多久?
《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r)上的一篇最新论文,给我们揭示了这其中的机制。
作者 Cristian Candia原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但偏偏对文化流行现象很感兴趣,于是做了这个名为《集体记忆和注意力的普遍衰减》的研究。
其团队分析了对五种不同文化对象的集体关注,分别是:音乐、电影、运动员传记、专利、科学论文,
结果发现,每种文本消失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传记持续时间最长,在集体记忆中能流传 20 到 30 年,
而音乐则最短,平均只持续了 5、6 年。
作者认为,在每个领域,集体记忆都是通过两种记忆在起作用,
一种是交际记忆,也就是你在即时对话框和社交网站大标题的提醒下才会想起的部分,
一种是文化记忆,它进入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者维基百科。
通过建立双指数记忆衰退模型,能够计算出某个事件或事物在公众注意中的存留时间。毫无疑问,这项研究应该是传媒公司在病毒营销中非常乐于借鉴的。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科学艺术研究中心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最远”天体Farout,粉粉的像紫薯仔
尽管暗物质像戴上了“魔戒”的弗罗多会隐身,科学家还是找到方法把它揪了出来
坚持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中医能治疗癌症吗?这是我见过最科学的回答
挪威科学家:三文鱼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食物,一个月最多吃一次
努力跑好下一棒——习近平的牵挂和我们的201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你讲:大洋钻探50年,探寻地球海陆变迁之谜
一张纸卖100万,连NASA科学家都辞职来做这件事
奇葩男博士又来了,他用科学的方法测试出“臃肿的秋裤”和“美美的打底裤”哪个更适合过冬
年终盘点 | 2018,这些科学界大事件告诉你我们的祖国有多强大!
AI迷航、航海史、地球生命,新年要强先读科学书!|江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