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用“大学圈”的溢出效应顶破创业“天花板”

2019-01-06信息快讯网

文汇时评 | 用“大学圈”的溢出效应顶破创业“天花板”-信息快讯网

在大学科技园,这样的故事最激动人心:一家团队带着一个科研项目进场,从一个办公位起步,继而拓展到一层楼、发展到一栋楼……在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后,有的企业短短几年就已市值过亿元,甚至赴境外上市。在清华科技园、浙大科技园及上海的复旦、交大、同济、华理、东华等一批高校科技园,这些年,几乎每个科技园都有能写进大学“双创”教材的鲜活案例。

背靠大学“好乘凉”。用这句话形容大学科技园的兴盛,再恰当不过。从2001年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获得认定以来,大学科技园从最初的22家增加到如今的百余家,甚至科技园从大学所在地辐射到了周边地区。在大学科技园得天独厚的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上,走出了一批创业英雄,产出了一批高新企业。

与此同时,历经快速发展的大学科技园,也开始遭遇“成长的烦恼”。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不少大学科技园区发展脚步开始放慢,有的甚至陷入“长不大”的困境。

剖析个中原因,部分学者给出的“病理诊断”是,一些大学科技园区目前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产业载体上都碰到了“天花板”。一些身处大学科技园的小微企业主说得更直接:这两年,受外界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创新创业成本一直在增加,融资也日渐困难,企业的生存危机即便身处大学科技园也无法避免。

坦率地说,创业者所反映的这些问题,都不是新问题。但对这些呼声已久的棘手问题,能否“从无解中求解”,考验着园区管理者和相关主管单位的智慧。

一位沪上名校的管理者曾总结,区别于普通的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因为毗邻大学、依靠大学,往往能提供不一般的孵化能力。一方面,大学拥有的知识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可以产生集聚、辐射作用,赋予大学科技园优渥的创新创业生态。尤其是,比起这些显性优势,大学也在为这些创新“幼苗”遮风挡雨,庇护其茁壮成长。

众所周知,很多小微企业处于初创时期,技术上可能有些优势,但普遍市场经验不足,融资相对困难,有时候,几个难关一叠加,稍有不慎就会被压垮。而对一些处于生死攸关时刻的创业团队而言,大学往往是支撑它们“熬”过市场冬天的避风港。

因为,穿行于大学校区与园区之间,创业者不仅可以便利地接触到最尖端、最新鲜的技术,吸纳各有所长的专才组成创业团队,还能受惠于各种政策优惠,享受校园辐射周边地区带来的各种生活便利。把与大学为邻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及成本优势转化为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发展优势,正是大学科技园这些年风生水起的原因。

眼下,对不少大学科技园来说,要摆脱“成长的烦恼”,走出一条突围的新路,必须在发展路径上尽可能把背靠大学的优势用好、用足。除了进一步推动大学创新资源与高科技产业发展、产业能级的提升紧密结合,如何提升园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也是当下要探索、研究的重点课题。

提升大学科技园的综合竞争力,使园区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和城市发展,在这方面,国外一些成功案例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美国旧金山湾区的硅谷一直是为业界称道的创新样板,这个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坐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再如美国东北部波士顿附近的128号公路创新廊道,沿线不仅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高校,还分布有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生物工程等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不少研究者在近距离观察、剖析这些样板的成功之道时,感触最深的是其独特的创新生态。其实,并非每所知名大学旁都设有科技园,但很多名校都在促进产学研对接、呵护小微企业的创新热情方面,拥有独到的手势和方法,在创新创业软环境的建设上,形成了“独门秘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座城市要有号召力和吸引力,得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涌现一批现象级业界精英,诞生更多创业英雄。而在大学大院大所林立、科研资源异常丰富的上海,大学科技园要有“再起宏图”的决心,找到跑出“加速度”的突破口,实现“换道超车”,要紧跟城市发展脚步,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创新引擎。

只有把与大学“近水楼台”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大学科技园才能更大更强、蓬勃成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策源地。显然,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作者:樊丽萍
编辑:邵大卫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