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

2019-01-06信息快讯网

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信息快讯网

今天

2019年1月6日

戊戌年

腊月初一

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信息快讯网

今天起,我们进入戊戌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是古代中国人给这个月起的名字。

“腊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里所说的,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总之都是要办祭祀活动,因此,腊月是“祭祀之月”。

腊月来了,意味着春节的脚步近了,年味渐浓。

人们在农事上是“闲”了,但生活的节奏并未因此而放慢。为了过好年,中国人往往要拿出腊月这一整个月的时间来做准备。

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信息快讯网

这个月,人们陆陆续续开始了年货的置办。“腊月市”,便是这个月特有的市场——月初市场上卖粥果的最多,为“腊八粥”做准备,卖肉摊、代制香肠腊肉的也生意兴隆;过了初十,卖门神春联、挂千、金银箔、烧纸等;二十以后,卖糖瓜、糖饼等物,这些都是为“祭灶”准备的;二十五以后,卖芝麻橘、松柏枝等物,为除夕之夜做准备。

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信息快讯网

这个月,各式各样的腊味登上中国人的餐桌。气候的原因让腊月成为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无论水缸浸糍粑,还是窗外挂风鸡、后厨熏腊肉,都只有在冬季才能得以实现。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类,一律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整只的鸡鸭、整条的大鱼和长条腊肉在冬日的冷烟中,熏得油光发亮,腊香诱人。

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信息快讯网

从前,腊月的很多日子都是有讲究的——

腊八:喝腊八粥

明代时,于“腊八”之前数日,就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等煮粥,叫“腊八粥”。初七夜开始制作,天亮时粥就熟了,供先祖馈友不得过午。汉族民间互送腊八粥的同时,还送“激白菜”。这是刚入冬时腌制的。各家于这天腌制“腊八蒜”,剥蒜浸入醋中,到年三十吃饺子时食用,醋香蒜碧,别具风格。

廿三:灶王爷上天

腊月二十三,在北方多地被称为“小年”。这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汉族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汉族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北方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全家祭毕,叮嘱灶王爷:“上天也后,好话多说,坏话少说。”

廿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赶在春节前大扫除有助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病。既有益身体健康,又增添了辞旧迎新的节庆气氛。

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信息快讯网

廿五:磨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国汉族民间的习俗,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廿六:去割肉

民谚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人们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廿七:宰公鸡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廿八:把面发

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来了,“年”的脚步近了-信息快讯网

廿九:蒸馒头

蒸馒头,过去可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精心准备。做出来的馒头是要跟相亲邻居交换的,因此,一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 

三十晚上:熬一宿,祭祖,贴门神,放爆竹,压岁钱,年夜饭,送财神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这一天主要的汉族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图文综合自网络

责任编辑:范昕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