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第一天,“文明”让归途更顺畅
今日起,2019年春运正式开启。在未来的40天里,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29.9亿人次。
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到了,于是,我们的乡愁越来越浓,回家过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火车站里早已人潮涌动,旅客们拿着大包小包,满怀焦急和期待,只为回到那温馨的港湾,享受一年中难得的团圆。
旅客背着一个编织袋提着一个编织袋小跑着赶火车。记者 刘潇 摄
春节,团圆是不变的主题,而春运则是不能缺席的关键词。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是几代中国人往返于故乡与他乡的共同记忆,年复一年,让人“又爱又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春节前,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火车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购票时,乡愁是一间铁笼般的售票点,我在外头,售票员在里头;归途上,乡愁是一节拥挤不堪的车厢,我在这头,薪水在老板那头……”
“回趟家不容易”的艰辛是在外打拼的游子们深有体会的,因此,让回家的路更为顺畅就成了最强烈的呼声。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单薄路线到密集路网,伴随着40年的改革开放,如今,万千游子回家过年的路途,更短更快了。然而,春运大考中,40天近30亿人次的流动,不仅考验着交通部门的运输服务和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更检验着公共文明和国人素质。
随意插队、随地吐痰、扔果皮纸屑、非卧铺车厢脱鞋、在卫生间里面抽烟……试想,春运期间,本就客流量大,加之旅途劳累、回家心情迫切,如果有这些不文明行为发生,势必会对正常交通和其他乘客的利益造成影响,甚至引发个体间的矛盾与冲突。
前段时间的高铁“霸座”、公交“车闹”、空中“机闹”等不文明出行行为尚还历历在目,仔细想想,无不与当事人的任性胡为、无视规则有关。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却严重危及交通安全,甚至让一车人跟着遭殃。这也为准备返乡的人敲响了文明和规则的警钟,春运的文明秩序该如何维护?
2019年1月21日,春运拉开帷幕,在北京开往贵阳的火车上一对父女向记者展示福字。记者 刘潇 摄
就在日前,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依法严惩“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旅客严重不文明行为,维护良好出行秩序。
保障春运安全、维护春运秩序,关系数以亿计旅客的切身利益,该《意见》的出台,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对不文明行为形成制度约束和监督震慑,一定程度保证了春运的正常进行。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制度保障是前提,乘客也应主动向不文明行为说“不”。除了自身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之外,也要勇于制止那些在公共场合肆意妄为或影响驾驶员正常驾驶的违法行为,做文明春运的参与者和维护者。
春运大考,想顺利通过并不容易。让每个人都能顺利抵达故乡,是大家共同的期待和努力方向。文明先行,归途才能更美好。(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