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沪揭晓的第三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便是这一现象的生动缩影。14部获奖作品从近1.2万部征文中脱颖而出,现实主义书写以网络文学为载体,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近年来我国在高铁、核电、冶金、机床、造船等重大装备研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这些都在网文创作中有了直观呈现。“现实主义作品的魅力,恰恰来自于日新月异时代的感召。”起点中文网副总编李晓亮谈道,不同年龄层、行业背景的网文写作者,关注视角愈发开阔,题材涵盖了职场奋斗、传统文化传承、基层动态、一线建设等热点,艺术化勾勒社会全景图像,生动讲述中国故事。
行业资源反哺写作,强烈冲动源自火热时代的魅力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网络文学产业营业收入47亿元,比2017年增长17.5%。其中,现实主义书写日益醒目,单是阅文集团旗下起点中文网的现实题材作品就迎来了井喷式增长,如今占比已逾60%。越来越多网文作者和读者都开始关心行业一线的真实面貌。
于是,一度被诟病“玄幻独大”的网络文学,逐步走出了宫斗、宅斗、穿越的套路,在创作中更多融入现实关照。“网络文学在现实主义题材书写上具有先天优势,一批网文作者结合自己熟悉的工作与生活,以纯熟精准的行业叙事能力提升了类型文学的精品化沉淀。当更多从业者、爱好者贡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时,网络文学就迎来了多元题材繁荣。”李晓亮发现,如今网文行业写作愈发丰富,辐射扇面扩大至工业制造、高科技前沿领域,传递出饱满的时代信息。
以本届大赛一等奖作品《中国铁路人》、优胜奖作品《高铁群侠传》等网络小说为例,作者都拥有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从中原腹地到祖国边陲,从沿海滩涂到高原深岭,《中国铁路人》以生动又接地气的笔触勾勒了中国铁路建设者群像。如今,高铁已成为中国震撼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在《高铁群侠传》中就能看到“高铁出海”的鲜活画面,小说讲述了数位“高铁推销员”的经历,对不同国家行业交往以及本土风俗的描写极为考究,行文逻辑缜密。“铁路工程单位对很多人而言是神秘而模糊的,工程人员往往也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角。如果写得不用心或不合理,读者会挑刺弃读,因此创作中我调动了自己和团队同事的大量经历。”网络作家恒传录说。
多位作者谈到,现实题材必须符合生活逻辑和现实规律,不能随意糊弄,避免一味追求所谓的“爽点”。毕竟,能打动读者的真实感,必须有作者的阅历和体验来打底。从获奖作品来看,无论是《向前一步》讲述北漂女青年的职场进阶,饱蘸作者一步步向上打拼的赤子之心,还是《逆流纯真年代》中买卖股票认购证、做衣饰实业、在山村支教,每个片段都有着扑面而来的时代感,描摹了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众生相。
冲破读者圈层,打动更多“行业外”受众
有资深网文编辑关注到一个现象,现实题材的行业叙事,在可读性和艺术性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有的作品局囿于一份职业或行业的说明书式描写,很难冲破读者圈层。因此,现实主义书写需突破刻板印象,不要越来越小圈子化。
比如大赛特等奖作品《上海繁华》,小说中的外地农家小子,从迷茫到豁然开朗,不断进步成长。网文作家大地风车以他自己在上海十年打拼经历为原型,陆陆续续写了八年,目前这部小说连载了75万字,去年上架起点中文网,获超10万点击。“一个小企业怎么从白手起家做到颇有声色?读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一步步做大事业的技术过程,更多是在寻求一种代入感和情感共鸣。故事主角叫王一元,我在上海最困难的时候,口袋里真的只剩一枚硬币”。
“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影视剧,恰恰是无比贴近生活的,比如前不久口碑爆棚的电视剧《大江大河》,正是根据阿耐的网络小说改编,戳中了许多受众的内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评论家黄平说,现实主义需融合网络文学的“读者需求导向”,雅俗共赏;加上网络文学及时反馈、随时互动的传播特点,也推动作者关切读者诉求,继而回到生活中继续观察、思考、写作,创作出更有信服力的作品。
眼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平台,看到了现实题材写作的走强趋势,纷纷推出对相关作品的专项扶持,孵化出了更多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本届大赛共有超万名作者参与征文比赛,相比上一届,参赛作者增长了32.5%,参赛作品增长了31%。从三届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平台走出的获奖小说,有了多样化的开发与联动,如前两届获奖作品 《复兴之路》《二胎囧爸》《相声大师》等八部作品已出版纸质书,《大国重工》《韩警官》《贼警》已完成影视版权签约,其中《大国重工》将于今年下半年开拍。
作者:本报记者 许旸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