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

2019-02-02信息快讯网

由嘉定区总工会、中国苏作红木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具制作技艺苏作红木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基地主办,嘉定区工人文化宫、苏州市中外名人研究会、常熟市东方红木家俱艺术馆联合承办的”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日前在嘉定区文化馆开幕。

”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信息快讯网

继“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首站北京取得圆满成功后,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秀文化融合和传承发展,第二站来到了上海。此次展览旨在走进历史,深挖根源,从社会背景、材料选择、人文情怀、技术革新、现代传承等角度阐述红木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历史中大浪淘沙、沧海寻粟,介绍以明代苏州府为核心源头、蓬勃发展至今而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苏作红木文化是繁荣社会的产物,是通达水运的产物,是卓越匠艺的产物,是千百年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文化交汇的必然产物。苏作红木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的传播、承载、发扬,也体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

”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信息快讯网

在巡展现场,首入眼帘的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这件作品让大家看到了苏州府的繁华。在“材料工坊”展区内,从硬木到红木的介绍,苏作红木主要材料、辅料的图文展示,并配以部分材料实物展示,让观众领略到什么是材美料坚。“工艺长廊”展区中的南官帽椅以及拆解图、题字背板拓片等,折射出“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的工匠精神。夹头榫、插肩榫、格角榫、燕尾榫……“内外兼修”的发明创造铸就了器物结构的“万年牢”,还能达到视觉美观的效果。一件件榫卯构造模型也满足了大家指尖上的体验,过了一把拆拼家具“关节”的瘾。“蝶几厅”中展示了明代杜堇《十八学士图屏》中的苏作家具,其中“蝶几”桌又名“七巧桌”,由明代苏州常熟人戈汕发明,它的出现对组合家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蝶几”桌一度失传,近年由常熟市东方红木家俱艺术馆根据史料将其还原制作。“家具长廊”展区中展示的一款款新中式家具时尚而实用,简约而大气,符合现代审美,更诠释着“制器尚用”的真谛。传统榫卯结构能有效限制家具变形,还可以合理地传送、分散、化解应力,大大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线条的艺术”与传统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事雕饰就能展现木材的天然纹理之美,还充分运用了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入时尚元素,让这些红木家具充满了现代气息,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

”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信息快讯网

”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信息快讯网

在历时35天的展期中,通过实物、图片与解说相结合来解析表现苏作、表现非遗,使传统非遗技艺走近寻常百姓。中国苏作红木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姚向东表示,本次展览展示了解构榫卯、手工雕花、精细打磨等三大非遗技艺。接下来将他们还将继续做好苏作红木文化的深化、物化、转化,进一步提升苏作红木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信息快讯网

”千秋文脉传盛世”——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巡展-信息快讯网

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这个展览让寻常百姓零距离地体验到了苏作红木文化的趣味与奥妙,让他们看到了主办方对苏作红木文化的坚守、传承和发扬,他们非常喜欢这样接地气的展览。


作者:袁婧
编辑:袁婧
责任编辑:刘栋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刺绣、缂丝、苏扇……苏州工匠园:苏作文创产业新平台
时光博物馆全国巡展首站落户上海,重温40年拼搏时光
“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资源首度送进楼宇巡展
瞰中国|春运之路:京杭大运河 水上春运忙
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调整
总规模已超3470亿元 中国音乐产业原创活力不断提升
就业形势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读懂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之四
看不起中国,却不愿放弃捞金机会,“两面派”韩国艺人层出不穷
年味浓郁 文化飘香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社区文化工作者还能做些什么?这个培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糖瓜祭灶 准备过年】甘肃临泽赶大集 享文化盛宴
2019新加坡·中国江苏文化旅游年启动
我们的节日 | 见人见物见生活,感受生肖文化的魅力
【新春走基层】百姓身边的“火焰蓝” 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永不变
人工智能近视防控技术进校园,上海200名藏族学生收到新年“健康礼物”
中国人的故事 | 你回家过春节,他们默默坚守
驻德大使史明德:中国扩大开放使德国首先受益,首届进博会德参展面积占欧洲三分之一
外媒:春节出境游热潮来袭 多国争相吸引中国游客
文化视点 | 对老舍的“再发现”正在走向纵深
丰盛“文化年菜”让市民过“文艺新年”| 爱申活,暖心春
好吃不过饺子,外国人最爱哪种中国饺子,了解一下?
《中国扶贫故事》,讲述一场还在进行的斗争
让春节游多些文化味
“欢乐春节”跨越太平洋,“上海文化”的金招牌在旧金山熠熠生辉
缅甸新春“中国风”——记“中缅情·合家欢”中缅文化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