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如何评价陈果”的页面上,不难发现陈果老师学生的影子。
还有学生晒出了陈果的手写鼓励:
这几天,在陈果的微博评论里也不断有很多学生冒泡“应援”。
她的一位学生@努尔曼说:“不少人说她(陈果)讲的是鸡汤,很肤浅, 我觉得有必要澄清的是,她的课是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的,她授课对象并非是网上这些满身戾气的“社会人士”,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另,陈果虽是老师,不过课堂上她也不是讲授什么人生大道理,而是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至于鸡汤不鸡汤,只能看在场学生自己的感受咯。”
当然,也有学生直接表明不喜欢。
有的学生并不完全认同,但怀着身为学人的互相尊重看待其人。
有理有据,避免恶毒,才是有效评论的前提。陈果之所以成为网红老师,一定是基于她的某种特质、某种思想适应了当下青年学生的心理。流行的东西往往揭示了某种社会基础面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当下是种风潮,对于某些人来说甚至一文不值,但却暗示了下一代人的可能的选择。如果脱离一定的情景和逻辑,简单地对陈果下判断,那必然将公众引入误区。
舆论场始终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喜欢,可以讨厌,但不喜欢和恶意攻击之间,隔着几百层文明的楼梯。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