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议自由:黑格尔、王阳明着力点有何不同?

2019-02-08信息快讯网

初四议自由:黑格尔、王阳明着力点有何不同?-信息快讯网

图源:视觉中国

▲导读:假期过半,今天是初四,假期第五天。英国传出可能将脱欧截止期延后8周;美国和朝鲜确定将于本月27、28日于越南举行第二次会晤;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庆祝建交40周年暨2019新春招待会,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等出席。上海今晨4时50分发布首个道路结冰黄色预警。纵观天下事、身边事,今日送出的是自由篇。西哲休谟言:哲学的繁荣 主要由于各种意见和议论可以自由对抗;黑格尔说:精神的本质是自由 乃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明朝泰州学派宗师李贽的观点: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而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於心 求之於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昨日有学者提出,席勒的“游戏”一词,翻译是否该改变,德语中是积极作为的正面含义,而在中国语境中容易产生歧义。今日的自由亦有特定涵义,西哲抽象凝练,中哲具体生动,而首照中庄子所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否也是一种“自由”境界?看过注解后,您怎样理解?

初四议自由:黑格尔、王阳明着力点有何不同?-信息快讯网

休谟:哲学的繁荣主要由于各种意见和议论可以自由对抗

注释: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的名言,出自《人类理智研究》第十一章。原文是:“哲学需要完全的自由甚于需要一切其他的特权,它的繁荣主要地是由于各种意见和议论可以自由对抗。”(《人类理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2页)哲学之所以产生于古希腊,离不开那个“自由和宽容的国度和时代”。在那里,无论是政权还是宗教,都允许希腊人自由地去思考,去争辩,去建立学派,难怪休谟会羡慕这种“哲学所特有的好运气”。汉密尔顿说:自由是希腊人的真正财富,也构成了东西方之间的主要差异。“在当时的世界上,不曾有比雅典更自由的国家;也不曾有具备如此自由程度的国家。不到敌人兵临城下的重大危急时刻,言论自由在雅典从不会受到限制。”(《希腊的回声》,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当然,即使在古希腊,哲学前行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普罗泰戈拉遭到了放逐,苏格拉底被判了死刑,晚年的亚里士多德被判了“渎神罪”。历史一再表明:哪里有适度的宽容和自由,哪里就有哲学的繁荣;哪里有专制和暴政,哪里就可以听到哲学发出的反抗之声,尽管有时这种声音是微弱而晦涩的。哲学的精神是自由。

黑格尔:精神的本质是自由乃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注释: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思想,出自《历史哲学》“绪论”。按照黑格尔,“精神”不同于“物质”。“物质”的本质是“重力”,它是“复合的”,且它的组成部分是“互相排斥的”;它追求的“理想”是在自身之外的某种“统一性”或“中心点”,因而它的倾向是“毁灭自己”。与此相反,“精神”的本质则是“自由”,它在自身之内有它的“中心点”和“统一性”。它不依附于他物而存在,而是“依靠自己而存在”。“精神”是“人所以为人的本质”,而“精神”的“唯一的真理”就是“自由”。黑格尔强调,说“人是自由的”,这还只是就形式方面而言的,就是说,是就人作为理性存在者所具有的“自由”的“潜在性”而言的。真正的“自由”是关于“自由”的“自我意识”,即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精神”的觉醒史:从潜在的自由到现实的自由。

初四议自由:黑格尔、王阳明着力点有何不同?-信息快讯网

李贽: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注释:此语系对李贽在《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所述思想的概括。自汉以降,儒学成为“官学”,儒家经典成为“圣经”,孔子被尊称为“圣人”。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叛逆者,李贽对“圣经”和“圣人”多有“不敬”之词。在他看来,儒家经典大多不是出于“圣人”之口。“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焚书·童心说》)纵使其言出自圣人,也是“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是“万世之至论”。“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意思是:对于“圣人”,我们不能亦步亦趋地盲目效仿,否则就会呈现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丑态。在是非标准问题上,李贽明确提出了“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思想。“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是非具有时代性,昨天的“是”,可能就是明天的“非”,明天的“非”可能又是后天的“是”。如果“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取消他人的话语权,结果只能是:“万口一辞”,“千年一律”,实际上等于取消了是非。要言之,是非之争,不能定于“一家之言”或“一己之绳墨”,而应裁于“童心”。

王阳明:夫学贵得之於心 求之於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注释:语出《答罗整庵少宰书》,《传习录》中。按照王阳明,“君子之学,心学也”,故为学之方无非“求诸其心而已矣。”(《谨斋说》)“心体”(良知、天理)晶莹剔透,乃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唯一标准。“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心”以为“非”者,即使出于孔子这样的圣贤,也不能“违心”以为“是”。反之,“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心”判为“是”者,即使出于无名小卒,也不能“昧心”以为“非”。对于孔孟之学,阳明推崇备至,认为学问之道,《四书》具备。“孔孟之训,昭如日月……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壁帖》)但他认为,对孔孟心存敬畏,并不意味着“盲从”,“盲从”实即“不从”。“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示弟立志说》)阳明告诫人们:为学之道,既要“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又要“著实操存,密切体认”。此种治学态度值得吾辈效仿。

初四议自由:黑格尔、王阳明着力点有何不同?-信息快讯网

2018年12月18日,新书沙龙现场,张世英先生给顾春芳教授(北大美学中心,出版联系人)书写赠书签名


链接:初三评审美:要有才、胆、识、力?游戏才是完整的人?

          初二谈美德:康德、王阳明、孔子各有一说,你赞同哪一条?

          初一红包:苏格拉底说自己无知,梁启超怎么评

          除夕祝福:白寿哲人张世英带孔子老子送大餐

          98岁哲学家张世英:和黑格尔一起,将哲学带出寂静冷宫


作者:张世英、李超杰

编辑:周俊超

责编:李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