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复旦毕业生的扶贫故事
【新春走基层·算算脱贫致富账】
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
春节刚过,河南省郸城县高效农业园区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又忙碌起来:工人们有的忙着为车厘子树刷白除菌防病,有的忙着粉碎秸秆制作果树生物肥料……
“目前合作社已经流转了500亩地,准备再流转500多亩。”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文一说,“几年后,这里将会变成集生态农业、农产品初加工、采摘观光旅游、研学旅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王文一出生于郸城县一个普通农家。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随后跳槽到一个大型酒业公司担任区域经理、大区负责人,过上了富足的城市生活。
4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有同学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城市里每天挤地铁吃外卖,加班夜以继日,年底也就赚个十来万,还不如回到农村租十亩地种车厘子。
一句无心的吐槽,王文一却记在了心里——种植车厘子真有那样高的收益?
查阅相关报道后,王文一发现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他又来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敲开了时任研究所副所长的黄贞光教授的门。黄教授介绍,车厘子属于果中贵族,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果农“高攀不起”,同时对种植地又很挑剔,只有鲁豫晋冀等少数省份的部分地域适合种植。而如果种植得当,一年亩收成最高可达4万~6万元。
这是一片大蓝海,王文一这样判断。“家乡最不缺的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好把式,如果跨过技术门槛,车厘子一定能在家乡开花结果,成为一个不小的产业。这既是自己事业的曙光,也可以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是一个多赢的事情。”经过一番权衡和思量,王文一决定回乡创业。
然而,想法一说出口,面对的全是否决票:妻子认为,大城市资源丰富,两人的生活不应该被打乱;父母直接崩溃掉,“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名牌大学生,跳出农门,却要倒回农村,实在丢人”。
家人的劝说,王文一非但没有听进去,反而愈发“魔怔”了:他认真规划车厘子产业园,一个人远远不够,于是逐个联系在外的表亲堂亲,一下子又拽回了十几个大学生。
十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居然同时“傻”了,家人觉得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开始慢慢改变立场。
就这样,在上海、杭州、郑州辗转10来年的王文一回到家乡,成立了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种车厘子。
“等争议搁置、钱凑齐的时候,车厘子种植的季节也快结束了。县领导知道后,亲自关心,仅用了两天,我就从选地、协议到附属物处理全部弄完。之后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招募大量农闲劳动力,将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500亩果苗全部种下。”这个效率,让王文一深感意外,也更加坚定了信心:对脱贫致富和产业升级的渴望,县里比自己更迫切。
在农忙时节帮家里收割麦子,是王文一此前唯一做过的农活。面对500亩全新果树,王文一知道,成功关键在于读书问教。除了仔细研读各种关于车厘子的书籍外,他每隔一两个月就跑一趟郑州,将黄贞光教授接过来,查看树苗长势,给大家讲课,并为下阶段注意事项做提醒。
这一切都让王合川老人感到新鲜。“种了一辈子地,我们都是看天种地,他却是看书种地;我们都是种自己的地,他却租别人的地种。”王合川是万丰源现代农业科技园的第一批工人,他将自己的5亩地流转租给了合作社,并参与了合作社生产基地的劳动。如今,除了租地5000元的年收入,王合川老人每月还可以获得2000元左右的工资,每年的收入将近3万元,比自己种地高了近10倍。
让王合川感到新鲜的不只这个,“他租了我的地,帮助我增收我理解,对于没有流转土地的贫困户,他也很上心”。
王合川说的,是合作社采取的“公司+基地+贫困户”经营方式,对接周边的贫困户进行产业脱贫。一到农闲时间,王文一就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走村串户,掌握贫困户第一手资料,因人精准施策,安排务工、入股分红或扶持庭院经济。
“贫困群众成了拿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而且‘上班就在家门口,家业兼顾两不误’。”王文一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已与260个贫困户签订了协议,如果在合作社长期工作的话,年收入可以达2.5万元左右,即使不在合作社工作,也可以分得几百块红利。
“今年开始,车厘子将逐渐进入盛果期,合作社今年收入将接近1000万元,明年可以达到2000万元,届时村民的收入和分红可以再提高。”王文一说。
通过资金和技术的加持,同样一亩地,由小麦改种车厘子,产出增加了50~100倍,这么高效率的产业升级,在城市是无法想象的。“和城市相比,乡村是知识和科技的洼地。而一旦为乡村插上知识和科技的翅膀,乡村经济也可以实现腾飞。”王文一说,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都需要能人带头,让优秀大学生认识到乡村的潜力,认识到与其在城市红海里厮杀,不如回到乡村蓝海里遨游,不仅更能实现青春梦想,也能为乡村带来知识、科技、眼界和闯劲,带来更好的振兴和更扎实的脱贫。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