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 从商业成功抵达文化成功——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爆款给国产片带来的启示
我们依然和我们的古老文化在一起
刘慈欣在回忆创作同名小说原著时表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文化在影响着他,在这种文化里,有着对故土和家园更深的感情
从商业成功抵达文化成功
——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爆款给国产片带来的启示
《流浪地球》无疑是今年春节档最大的爆款。该片在四天里实现过10亿元票房,登顶今年春节档票房榜,超过了去年同期《红海行动》的逆袭速度。
与此同时,随着电影票房的不断攀升,对于影片的评价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笔者看来,《流浪地球》很好看,但不是在科幻片范畴内的好看——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它不是科幻片,而是灾难片的主要原因。科幻作家韩松曾经有过一个表述:最好的科幻作品都是沉重甚至绝望的;科幻关注人类的终极命运,从本质而言,它探讨的是哲学命题。换句话说,优秀的科幻作品注定是小众的,如果《流浪地球》真的是科幻片范畴内的好看,未必能够获得这么高的票房。
因此,如果因为《流浪地球》的票房成功而认定国产科幻片的春天来了,有可能会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乐观。但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该片的价值——恰恰相反,正因为它不是科幻片范畴内的好看,它带来的启示才有可能突破某一种类型片的局限,而有益于国产片的整体。
在笔者看来,《流浪地球》对于国产片的启示主要在两点。
首先,该片为高科技时代的中国式大片树立了一种样本。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失利,以及一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崛起,大投资、大制作成为一种魔咒式的存在,人们纷纷惊叹“大片模式失灵了”。但这一判断无法解决的悖论是,电影本身是一项扎根于工业时代的艺术,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都离不开大片。
这一次,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够在口碑和票房上获得双重成功,正是因为其准确拿捏了工业技术与情感内核之间的关系。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电影是一种共同体美学,观众是这个共同体中最核心的元素。而自从有电影以来,观众希望在艺术景象中观照自己精神的这一诉求,从未动摇过。《流浪地球》正是很好地实现了通过高科技在情感、精神和价值观等多个层面上与本土观众形成互动和共鸣。影片最后,人类选择背负地球家园一同迁徙,这个迥异于西方同类题材影片的设定,曾经让顶级特效公司美国工业光魔非常诧异,但也正是其中包含的中国式情感模式和精神内核,在影片上映之后引发了全民共鸣。刘慈欣本人在回忆20年前创作同名小说原著时就表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文化在影响着他,在这种文化里,有着对故土和家园更深的感情,“我们不是在流浪,而是依然和我们的古老文化在一起。”
其次,该片提醒电影界,应广泛向其它艺术样式(特别是文学)吸取营养。《流浪地球》上映以来,刘慈欣的同名原著以“吴京特别主演科幻电影同名小说”的字样重新包装上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电影之前,这部小说的受众面并不广。小说完稿于2000年1月12日,而这位娘子关发电厂的电脑工程师凭借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推到聚光灯下,则差不多是在10年之后。
但这并不表示原著对于电影可有可无。恰恰相反。在《纽约时报》关于电影《流浪地球》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刘慈欣的小说叙事与探索,使得该作品在讲述人类在危险宇宙中的境遇时愈发真实。而更重要的是,尽管电影加强了人物塑造,增加了情节的戏剧感,但影片的价值观和人文内核基本是由原著赋予的,这就为人们重新审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很长时间里,文学之于影视都是一种源头般的存在。然而随着视觉文化日益强盛,文学的“C位”逐渐旁落,需要借助影视化才能刷出存在感。这一次,《流浪地球》确证了文学作为艺术基底的价值,也因此从商业成功,抵达了文化成功。
作者:本报记者 邵岭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