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居民的“共生”
在后海南沿的银锭桥胡同7号院,红色的随墙门外贴着春联,门上点缀两颗门簪,一旁写着“海堂画院”四字。推门进去,海棠树静立一隅,老居民住房与现代化民宿错落两旁,游客与买菜归来的本地居民一进一出,有股别样的烟火气息。
这里是“共生院”项目在西城区的首个试点地。在此之前,北京市政府提出,对于东西城区等北京历史文化最丰富、深远的核心老城区,要改变以往大拆大建的做法,“按照申请式改善、‘共生院’改造思路,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其中“共生院”强调的是建筑共生、居民共生和文化共生,在保护老建筑与传统文化同时,完善新设施、引入新居民、注入新文化。
据“海棠画院”店长王楠介绍,院内的民宿过去属于两户人家,2016年,这两户人家先后签署了腾退协议并搬走,空出的约104平方米建筑面积被改造为3间中式风格的房间,来此居住的游客和剩下的四户居民成了一片屋檐下的“邻居”。
在名为“水墨”的房间里,两方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诗碑镶刻在廊心墙上,旧有的雕花木门、隔扇、带有钢印的老砖与现代化的家具设备杂糅相映。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老房子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民宿负责人甚至专门请了故宫的修复师来修复房梁上的彩画和飞椽。
这一带有试验性质的民宿很受欢迎,春节期间也是旅客不绝。“来的多是外地游客。”王楠说,“其中许多都是想体验北京的老胡同文化,也很乐意与本地居民聊天。”
“共生院”改造也给老居民的居住条件带来了一定改善:公共地区原本坑坑洼洼的地面被修复平整;大门安装了电子门禁;公共庭院有了专人保洁,增设了消防设施……“确实比以前更安全、舒服!”已经在此居住了60多年的黄居荣老人说。现年86岁的他对什刹海一带如数家珍,碰上游客向他打听什么,他会热情地跟人聊好半天。
让胡同院落充满生机的往往正是这些老居民。新老居民的“共生”,似乎也让老北京胡同里的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有了向外流动的可能。
胡同里的“日常奇遇”
除了民宿,“共生院”里还可以引入许多其他业态。坐落于东城区内务部街的“27院儿”成立于2016年,是东四南历史文化精华区胡同改造中进入公共文化服务的优秀案例。
这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内,共有10间对公众开放的房间,各用一个字概括其功能——“阅”字房供人看书阅读;“练”字房供人健身、排练戏剧;“创”字房里有老年人在写字下棋;“杂”字房里会放映电影,举办音乐会……这里还不时举办沙龙讲座、市集、主题日、嘉年华,小孩、年轻人、老人,甚至还有外国人共聚一堂,几百平方米的小院像一块“文化磁石”,把不同的人吸引到了一起。
春节前夕,四合院内挂上了一串串大红灯笼,附近的居民在小年之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让不少“老文艺青年”过了一把“明星瘾”。除了迎新春的联欢节目,“27院儿”内还举办过传统年画展、四合院主题日、小年庙会等。春节向院内的古树祈福是保留项目,不少老人会领着孙儿在红绸上写下新年愿望,接着又排起长队领取新春“福”字,小院里一派红火、热闹非凡。
据“27院儿”的团队介绍,他们最初受到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的邀请,把经过修缮后的内务部街27号院改造成面向三个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如今这里已成了当地文艺生活的一个地标。
“公共文化的保障和提升是影响几代人文化素养与艺术审美的大事。我们期待更多人才走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线,一起到城市的核心、有生活、有故事发生的地方来。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人’的关注一定要提上日程,大家更希望得到的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情感的关怀,我们团队就是这样一个存在。”“27院儿”团队负责人说。
目前,除了什刹海等地,北京还将在东城、西城的草厂、前门东大街、南锣鼓巷等地更大范围推广建设“共生院”。(本报北京2月11日专电)
作者:本报驻京见习记者 彭丹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