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浸润城市“微更新”悄然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
里弄深处、厂房旁边,水泥灰底色的废旧锅炉外壁上,“簇拥”着一群头戴白帽、喜气洋洋的女工。她们身着五彩衫裙,衣兜里或装着裁布的剪刀,或手捧纺织好的线团,向过往行人露出幸福而又灿烂的笑容。
近日,M50创意园迎来一道道簇新的艺术风景——以《纺织女工》为代表的一系列涂鸦、壁画、装置正用自己的斑斓色彩使暗沉的园区重焕活力,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城市“微更新”项目就这样悄然在上海的街头巷尾生长,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园区、社区、城区的空间形态,为原本冷冰冰的建筑与环境赋予生气与新意,同时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
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创意,让公众与往事相逢
M50创意园的前身是上海春明粗纺厂,原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族企业“信合纱厂”,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园区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2000年起,这里转型成为艺术创意园区,吸引艺术家与工作坊纷纷入驻。然而,近几年随着沪上新兴艺术、创意聚集区接二连三出现,M50这一老牌创意园区显得有些落寞,旧工业风的建筑外墙散发着冷清。去年10月起,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两所院校的师生们,尝试用自己的设计唤醒睡意沉沉的M50创意园,今年年初这一系列“微更新”进入尾声。
门廊下的《如梭》以黄色为基调,呈现一位活泼的纺织姑娘在梭子与线团中舞蹈;锈迹斑驳的墨绿色大门“因地制宜”地变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为流行的搪瓷缸;《猫与M50》则将园区内最常见的两个物象合二为一,猫咪挥动爪子拨弄着线球……概览此次“微更新”M50的11幅作品,不难发现“纺织”“年代”成为两个恒定的元素,被艺术家与学员们反复描述。
记者采访了这个项目的主导者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刘毅教授,在他看来,面对作为历史遗迹的M50,保护最为重要;在此前提下,让现有的墙面里弄成为底板,园区的历史成为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最终,小体量、小作品、小创意共同诠释了“微更新”项目中“微”的含义,以“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着M50。“艺术家与学生们在创作之前,查阅了大量的园区历史资料,并参观了旁边的纺织博物馆,目的在于充分实现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刘毅特别强调了一点,与展厅内的艺术不同,公共艺术的意义不在于颠覆,尊重是最基本的前提,所以“此次创作的目的,是为了点亮园区,通过艺术的方式,为公众与历史牵线搭桥。”
一颗颗巨型“小熊软糖”,让居民的日常实现了共享
如果说艺术园区内的“微更新”是一片试验田,那么居民区的公共艺术创作则真正深入公众的日常生活,诠释着“公共艺术为公众”的理念。
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一个建造于1980年代的寻常小区,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活动的所在地。前不久,变化悄然于这里发生。比如,摆放在小区花园里的那一颗颗巨型“小熊软糖”,就分外牵引人们的视线。这组装置拥有一个通俗却意味深长的名字——《生活博物馆》。它们其实是一个个由树脂制成的罐子,造型俨然小熊软糖的放大版,每一只罐子里都可以存放社区居民的一件私人物品,并将物品的故事以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来往行人只需要扫描罐子上的二维码,即可解码旧物件的前世今生。就这样,居民的日常通过一种被艺术包装过的特殊方式出现在社区花园,实现了共享。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金江波教授告诉记者:“在部分社区中,服务于各个年龄层的公共文化活动较为单一,社区自治难以实现。而《生活博物馆》这样的作品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场域,使得公众能够参与其中,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沟通了邻里情谊。”
当然,公众艺术参与城市建设的作用不仅如此。“当创作团队进行创作前的实地考察时,居民区肆意堆放的垃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活动负责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程雪松说。于是,“垃圾分类”成为何家宅小区公共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一。明亮的颜色、直观形象的垃圾桶、标有刻度的距离引导线,一个名叫《最后一公里》的作品,以趣味的形式引导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但这尚且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从垃圾的终端进行分类,才能减小二次分类的难度。创作者目前已试点进入小区居民家中,为厨房配套上对应色彩的垃圾袋,用《厨房风景线》中可旋转式设计让小空间发挥大作用。
从园区装置到社区规划,公共艺术正在这样生长
从一尊雕塑到一个空间,从园区装置到社区规划,提高社会参与度正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新方向。“集公共性、在地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金江波对于公共艺术的定义,而在他看来,好的公共艺术,既能代表所在地居民的利益,也能体现公众参与的智慧,更能用艺术讲好故事。
公共艺术自上世纪末在欧美发端以来,已逐渐成为城市空间建设的“艺术担当”。放眼全球,新加坡樟宜机场的《雨之舞》用数控的方式,将几千个雨珠控制在一起,然后赋予音乐,缓解了候机时人们的焦灼心情;纽约地铁空间里展示的系列作品《地铁人生》,将卡通般的小人物、拟人化的动物放置在地铁站的不同位置,给来往乘客带来趣味与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北站公园,用大量不规则陶瓷釉面砌成宛如海浪的蓝色雕塑,通过反射形成天与地的和谐对话;坐落于英格兰北部的《北方天使》改造了曾经的重工业基地,以一座重达140吨、展开和波音747飞机一样大的巨型雕塑,纪念这里当初以钢铁铸造为主的生活方式……
保护环境、纪念历史、改造废弃建筑、更新旧城区、解决社会问题……公共艺术逐渐担负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责。不过,在金江波看来,“美育”才是其更深层次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美育教育不再局限于有墙的美术馆、博物馆,有限的讲座、活动,更要在公共空间领域实现。具有标识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就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人文特色、提升城市能级和影响力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
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的公共艺术创作尚在继续,上海里弄的“微更新”也还在进行中。程雪松告诉记者,在未来一年的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拓展公众群、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介入环境将成为着重考量的方面。而如何还“艺术”于民、让普通人成为参与主体,也正是今天的公共艺术家们亟待思考的。
作者:雷钰 范昕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