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猪年限定辣眼睛?美美的“中国风”源自真正的了解
每到农历新年前后,各路美妆和奢侈品品牌都会刮起一股“中国风”。雅诗兰黛和阿玛尼在美妆圈更带起了新风潮——把中国生肖图印到粉饼、高光、眼影、腮红等一切可以印上图样的彩妆用品上,如今,连一些并没有在中国开柜的专业彩妆品,也与时俱进地跟上了。只是这些限量版初衷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其中却有不少设计过于“辣眼睛”,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
品牌们年复一年被吐槽,这不仅是你情我愿的买卖问题,更多是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之间迟迟无法对等交流的焦虑。
又丑又贵,对“中国风”是什么误会
是什么时候开始,各品牌一年一度的“命题作文”,越来越“辣眼睛”?
阿玛尼年年炒冷饭地把“福”字印到彩妆盒上,今年总算略思进取,用红金配色做出有中国窗花风格的品牌logo抽象图。雅诗兰黛继把猢狲、公鸡和斑点狗印上粉饼盒后,今年隆重地炮制小猪佩奇配色的水晶拼贴粉饼盒,售价不菲。
更多“辣眼睛”的大手笔来自奢侈品品牌。比如路易·威登的限量款生肖围巾,让人大开眼界。中国十二生肖的卡通图案和路易·威登的招牌老花图样一起,在宝蓝、朱红、品红这些明艳底色的围巾上印得密密麻麻。这些围巾一字儿排开,阵势像极了上海老城厢弄堂里挂满的小儿开裆裤。
大凡说起时尚界的“中国风”,一桩桩都是国外设计师竞折腰的惨案——巴黎世家的春运编织袋,罗意威的热水袋手包,香奈儿的东北大花袄,耐克球鞋上的扎眼的“发财”,以及“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时的那条画风惊人的龙,以至于中国消费者在社交网络发文:放过“中国风”吧。
让了解的人做了解的事,才能实现跨文化交流
看着美妆和时尚界的同行在同一道坎上摔了又摔,竟是电影公司们率先吸取了教训。在中国消费者对“中国风”的大牌产品无语凝噎时,一批影视剧的“中国风”海报挽救了大家的信心。
老牌英剧《神秘博士》在今年初发布的一系列中国主题的海报,真正让人们发出“洗眼睛”的感叹,这组海报从两宋宫廷画作中汲取灵感,用工笔手法融汇山水、花鸟、亭阁等古中国的意象,在构图中有机融合了当代中国的风貌和原剧集的核心内容,完成了一次古典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漂亮对话。《神秘博士》的这些海报从取材到画风,挣脱了外界对中国长久的“刻板印象”,跳出农耕民俗的审美局限,举重若轻地展现了传统精英文化曾抵达的美学高度,这份美学的精气神和当代世界的现代精神是无缝对接的。
受《神秘博士》影响,迪士尼在农历春节期间发布了2019年主要影片的中国主题海报,有“吉星高照”的《惊奇队长》,“一飞冲天”的《小飞象》,“群雄集聚”的《复仇者联盟》,“心想事成”的《阿拉丁》等,“瑞雪丰年”的《冰雪奇缘》和“大展宏图”的《狮子王》等等。这些年画风格的海报不仅意象生动,文案也设计得妥帖。
是这些电影和剧集的剧组请到“中国通”支招么?答案可能大跌眼镜——片方邀请了中国团队操刀。让术业有专攻的中国设计师出手,初衷是把这些海报“特供”给大中华区市场。意料之外是这些海报不仅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更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让英美等“作品原产地”的观众在社交网络发文:求科普,求反向输出,原来“中国风”是这样迷人的宝藏!
让了解的人做了解的事,这才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基础。商业品牌热衷于中国题材,出发点是商机,这无可厚非。但一个无奈且严苛的事实是,大部分国外设计师对中国的了解是很有限的,甚至全无了解。有一度,因为迪奥把张旭的书法做成连衣裙的花样,带起了时装界的汉字风。一个设计师在中国游历时,在一个即将被改造的城区屡屡看到“拆”字,当地人告诉他,这个字意味着“将来会更好”,后来,这个设计师回国就把“拆”字做成了当季的成衣主题。设计师遇到的那位路人,本意是善意调侃,设计师本人也带着善良的愿望,却因为误解,筑成了时尚界的一桩尴尬事。而多少品牌的“尴尬事”,不是因为“双盲”的隔膜呢?
作者:柳青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