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根:黄河站15岁了,怎样边斗北极熊边研究极光
【导读】己亥新年第一天,在具有“魔鬼西风带”之称的海域成功布放锚定观测浮标,我国因此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此海域布放固定浮标的国家。日前,载着126名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队员的“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正离开南极中山站,穿越西风带返航回国,预计3月中旬抵达上海。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罗斯海新站的建设也正式启动,预计2022年建成。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落成于2004年7月28日的黄河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今年将迎来建站15周年。北极科考与南极有何不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首任黄河站站长杨惠根(讲堂第110期嘉宾)为您亲历讲述。
北极科考与南极有何不同?
北极和南极有很大不同。北极的主体是北冰洋,也有一些岛屿,但所有岛屿都有主权归属。中国的北极科考也是以北冰洋考察为主,主要是以船基为依托的海洋调查。但是,为完整认识北极气候和环境变化,只做北冰洋考察是不够的,还需开展北极地质、冰川、冻土、陆地生态调查,以及以陆基支撑的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黄河站为什么选址挪威新奥尔松?
首先,中国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拥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开展包括科学考察等活动的条约权利,这是我国在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法律依据。挪威政府制定政策将新奥尔松作为一个绿色科考站来开发,使当地拥有不受污染与干扰的原生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提供完善、专业的后勤保障,便于广泛的国际合作,这些都为我国在此建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河站如何建成,长什么样?
黄河站建设本身相对容易,对一栋租赁的建筑按照科考站功能改造,设立观测设备和建设分析实验室。
黄河站是一座二层小楼,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极光光学观测平台。每年春天到秋天,不同学科的科考队员根据任务需要轮流上站开展考察;当极夜来临,黄河站上会有1至2名极光观测队员上站考察;其他时间,站上没有考察队员,但有设备自动观测。
中国北极黄河站外观
黄河站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北极黄河站是一座综合科考站,开展的主要科考项目包括高空大气物理观测、气象观测站建立、GPS卫星跟踪站建立、地球生态环境演变考察、近岸海洋环境监测、冰川长期监测的可行性调查和大气化学采样等。
“建站的最大难题在于,中国作为后来者,如何建立和拥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项目,而不是重复其他北极考察站的项目,对北极研究做出中国独特的贡献。”杨惠根说。
“当时我们已经建了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和黄河站的磁纬都在75度左右,基本上处在地球同一根磁力线的南北两端。因此,中国科学家能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共轭研究。”杨惠根说,黄河站将日地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找到了自己的“中国特色”。
黄河站以及周边科考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不能锁门,且门全部是朝外开的。“当地有北极熊出没,这些是防熊的措施。一旦熊来,任何人随时都能迅速跑进楼里避难,北极熊只会推门,不会拉门,所以门要朝外开。”杨惠根说。
2019年将迎来黄河站建站15周年。经过中国科学家十几年的努力,黄河站已经成为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北极考察站,担负起了这一地区日地相互作用观测的国际责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成果。“近两年,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北极地区的研究,在黄河站实施了北极环境变化业务化观测,这种连续的、长期的观测,将对全球北极监测做出新的中国贡献。”杨惠根说。
黄河站落成典礼
相关链接:
南极长城站是如何建成的?
34年前的2月20日,当地时间10时整(北京时间22时),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从上海起航,“向阳红10”号、“J121”号船出征。首次队的首要目标,就是在南极洲建立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洲和南大洋开展科学考察。
作为我国首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自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现已初具规模。目前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南极考察站之一。长城站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地理位置处于亚南极地区,从生态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因此,在长城站进行生态研究和监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
【亲历者说】
讲述人:颜其德,长城站首任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
1992年,颜其德在中国南极中山站考察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建科考站,第一个难关是抢建卸货码头。
彼时我国国力有限,大船无法靠岸,只能靠小艇把几百吨的建站物资运到岸边,再转运到站。因此,必须要在岸边抢建一座供小艇停靠和汽车吊运物资的码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考察队指挥部决定组建一支20人的码头突击队, 3天内完成任务。
12月的南极乔治王岛,气候恶劣多变,冰天雪地,寒风凛冽,队员们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开工建设。据颜其德回忆,岸上设立了临时帐篷,准备了老酒、姜汤、棉大衣和热水袋等应急御寒措施。突击队员10分钟两班倒,在海水中抡锤、扶钎、打桩干活的10个人冻得顶不住了,就上岸进帐篷暖和一下,另外10个人马上跳下水接替,一秒钟也不耽搁。
“有位海军官兵,在水中被钢钎子划破了手,鲜血直流。我叫他回船休息,但他只是去帐篷里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下一班就又跳下水接着干。”经过突击队员们72小时的连续轮番作业,一座长约26米、宽约6米、深约3米的简易码头基本建成,为紧接着的卸货重任赢得了先机。
建站施工同样让颜其德印象深刻。队员们睡在充气帐篷里,里面就是一个摆在冰雪荒原上的充气垫和睡袋。每天12点以后收工,因为极度疲劳,每个人都是一躺下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发现睡袋上一层雪,充气垫下一摊水。雪是帐篷密封不严刮进来的,水是人的热气融化冰雪造成的。
“没有饭厅,大家就在帐篷外吃饭。饭一盛出来,两三口还没吃完,就立刻冻成了冰块。洗漱全部在冰冷的溪水里,不少人的脸、耳朵冻肿了,嘴唇裂了口,但没有一个人叫一声苦。”颜其德说,“气象班每天都在报告气象情况,只要天气稍一好转,考察队队长郭琨脸上也‘阴转晴’,立马招呼大家干活。”
“当时流传着一句乐观而风趣的话:建站是什么都不缺,就缺睡觉和回头叫(觉)。”颜其德说,由于建站期间的超强负荷,队员们体力透支都十分劳累,一钻进帐篷倒头就睡。为了抓进度,每天只有4个小时睡觉时间。早上4点,郭琨便要挨个帐篷叫醒,可队员们仍不自觉地要“回头觉”一小会。而无奈的郭队还得“回头叫”一次!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弹’了两次。”颜其德第一次落泪是在1985年2月20日长城站落成典礼的晚宴上,全体考察队员在万里之遥与祖国人民共度新春。本来年初一是开心的日子,可建站队的54人却痛哭一场。颜其德说:“因为我们觉得终于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信任,一下子释放了内心的巨大压力,那种心情比拿了奥运冠军还激动,就想在亲人面前痛哭一场。”“我已记不清有多少队友走过来与我碰杯、拥抱、握手、祝福。就在晚宴上,上级正式宣布了组建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任命我为长城站首次越冬考察队队长。”
中国南极长城站
颜其德第二次落泪发生在首次越冬考察期间。8名首冬科考队员在颜其德的带领下,要在新建成的长城站度过第一个严酷的南极极夜冬天,实现“当年建站,当年越冬”的壮举。这期间,他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孤寂和危险。就在7月15日至22日,他们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暴风雪袭击。此次暴风雪刮坏了抗风能力为60米/秒的风速风向仪,吹塌了钢架棉帐篷,发电机房被暴风雪掩埋,冻坏了上下水管道,房门也被牢牢冻住,整个考察站的房屋在剧烈颤抖,几名队员就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南极极夜环境里互相鼓励,死死坚守,“我在站在”!当暴风雪终于过去,他们辗转收到了祖国亲人的慰问电,那一瞬间,大家痛哭一场,百感交集。
“长城站是我们首次全体科考队员、船员和海军官兵用汗水、泪水甚至鲜血建成的第一座南极丰碑。有了长城站这个基地后,中国开始逐步加深对南极的了解,培养极地人才,赢得南极事务的权益,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应有的贡献。可以说,没有第一座南极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就没有后面极地科考事业的跨越发展和今天的成就。”颜其德说。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