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的秦怡自导自演《青海湖畔》,在海拔3800米创下艺术奇迹
在今天的文艺创作语境里,“明星”二字时常面目模糊,“颜值”二字更是毁誉参半。但对秦怡,这两个词恰如其分。
回望斑驳却又亲切的光影记忆,我们能在半个多世纪前找到她被定义为“明星”的起点。那是1960年代,百花奖——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群众电影评奖活动举行。历经三个多月的投票,崔嵬、祝希娟等获奖,而于蓝、秦怡、王心刚、赵丹等人也获得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投票。不久后,这些由观众一人一票投出来的电影演员有了个集体称谓“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他们是中国观众“自己的明星”。
彼时的“明星光环”意义很纯粹:演员因角色而为观众熟知,角色因为演员的精彩塑造而深入人心。在被定义“明星”后的两三年里,《烈火中永生》里赵丹塑造的许云峰、于蓝塑造的江雪琴,《早春二月》中上官云珠饰演的文嫂、谢芳饰演的陶岚、孙道临扮演的肖涧秋,秦怡在《北国江南》中塑造的银花,张瑞芳饰演的李双双等,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
近几年,秦怡听到了不少关于中国电影的议论,好的坏的兼而有之。对此,她有很多思考。就拿颜值来举例,在秦怡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不少剧照,有照片,也有油画,有她20岁光景的,也有70岁之后的,但很少有侧面照。“因为我研究出自己侧面不好看,颧骨到下颚的距离太宽。”她说,“你看,我90多岁了还在乎外貌,这很正常,演员都想把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但只有皮囊,却没有做好敢吃苦、能吃苦的准备,也是行不通的。现在说什么高颜值,必须要知道,越是受人关注的,越该做好对艺术兢兢业业的榜样。艺术是永恒的,而演员是要终身学习的。”
这是秦怡的艺术观,她也为今天的中国电影工作者做了示范:如何能成为观众心底永恒的星辰。
作者:报首席记者 王彦
图:均上影集团供
策划:刑晓芳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叶志明 赵征南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