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

2019-02-24信息快讯网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列为7门基础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大英百科全书》把它列为五门基础学科之一,足见其重要性。

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很多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人们常常依靠最原始的习惯来思考,逻辑谬误无处不在。

今天就跟大家安利一部纪录片——《逻辑的乐趣》(The Joy of Logic)。纪录片的讲解方式深入浅出,幽默感十足,介绍了逻辑学的重要概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价值。

也顺便和大家分享学者宋怀常曾指出的“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结合看纪录片,借此也许能和孩子展开一些有深度的讨论。

一、著名学者宋怀常曾在其著作《中国人的思维危机-中国教育扼杀了中国人的思维能力》里指出了“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据此浅谈一些我所观察到的中国人常见的逻辑缺陷:

1、概念模糊

概念(Concept)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而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概念。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那么后面的问题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几个人讨论马。

第一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000斤重的马。

第二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厘米长的马。

第三个人说,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厘米长的马!

第一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河马!”

第二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

正是因为他们对“马”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观点,这样的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如,我们讨论美女时,一个人说这个女孩好漂亮,另一个人说一般,又有一个人说根本就是个恐龙嘛!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因为在他们心中,美女的标准是不同的。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讨论,这种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国际超模吕燕的相貌,东西方看法截然不同

经济学家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

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

每一项都是模糊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也可以呀。出现这种情况,便是思维能力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

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了。

2、 不懂集合概念

中国人的集体观念比较强,这就产生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往往是批评个人就等于批评集体;批判集体就等于批评集体里的每一个人。

这就是 “集合概念” 错误。实际上,说某个群体具有一个特点的时候,不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这个特点。

比如,我们说南方人善于做生意,这里的“南方人”是集合概念,但不代表每个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再比如,我在这里谈到的“中国人缺乏思辨力” ,这里的“中国人”是集合概念,并不说明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此。

黎鸣先生写过《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等文章,很多中国人很不满,说按照黎鸣的观点,黎鸣也很愚蠢,因为他也是中国人。这种结论,反映的也是此类逻辑谬误。

3、类比推理,生拉硬扯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值得中国人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再比如,对于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国人,或者经常批评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回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别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其实是生拉硬扯。

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如果养狗的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屠夫呢,狗难道不能嫌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

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过多地使用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4、非黑即白、二元思维

郎咸平在某大学演讲中说,我们的企业不要追求做大做强。

大学的高材生就问他:“难道要做小做弱吗?”

这是推论错误,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并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好坏人思维、非黑即白思维。

这种思维只看到了事物的相反的两面或两端,忽视了其他方面或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情况,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间情况也往往是最普遍的。

二元思维是中国人常见的思维,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思维,小孩就会的好坏人思维,很多中国人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思维还处在小学生水平。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比较明显,很多中国人把历史人物分成明显的好与坏两类,将好的神圣化,如孔子、孟子、唐太宗、诸葛亮等,似乎他们是没有缺点的完人;将坏的妖魔化,如一些奸臣、暴君等,似乎他们一无是处。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争议很大的唐太宗

这种思维是片面的,没有认清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对待现代人同样如此,中国人很容易将某一地区、某一阶层或是某一职业的人妖魔化。

在二元思维下,政治思想界的左与右,也往往走向极端,我们的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教训。

5、乱立靶子,错误推理

我们在与人的讨论中有时会发现这种现象: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认为你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对你进行批驳。。

对于这种行为,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自己树立了一个靶子,却说是别人的靶子,然后对着这个靶子进行猛烈的攻击。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多次谈到同性恋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攻击。有个人在网上发评论说:“我是个医学院的教授,我认为,同性恋不宜提倡。”

这里面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他作出了错误的推论。因为李银河从来没有说过要提倡同性恋,只是说政府和公众要正视,而不要装作看不见而已。

这位教授的逻辑是:你替同性恋说话,你就是提倡同性恋。他所反驳的观点根本不是李银河的观点,这不是乱放炮嘛!并且,此人还以“教授”自居,似乎做了教授就代表了正确,显示了其无知与自大,格调更低一等。这种思维的错误就在于从别人的论述中推不出反驳者所理解的观点。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社会学家李银河

二、

逻辑是什么?BBC 的纪录片《逻辑的乐趣》用生活中的例子,把逻辑的概念带到了我们的面前。这部纪录片没有用枯燥的术语去讲解,相反,它讲了一个故事...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一个酒馆,侍者问: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第一个逻辑学家一脸懵,咕哝到:“我不知道。”

第二个逻辑学家也说:“我不知道。”

第三个逻辑学家却笑着回答:“我们三个人都要喝酒。”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为什么第三个人会做出这样的回答?

侍者是问 “你们仨都需要啤酒吗(Would all three of you like a beer)?”,关键词在于 all three(三个人都)。

若是第一个和第二个人不想喝酒,轮到他的时候,只需要说 “我不想喝酒” 就可以了。然而,前两个人都没有给出否定性的回答,只回答了“我不知道(I don't know)”。

这就意味着前面两个人都想喝酒,在依次回答侍者问题时,被问到的他们不知道后面的人是否想喝。于是,他们只能回答 “我不知道” 。

而这个回答有两层寓意:

1、轮到我了,我想喝酒,所以我不能说 “我不想喝”;

2、我不知道后面的人是否想喝酒,所以我不能说“我们仨都想喝”;

轮到第三个人的时候,他明白了前面两人的意思,而他也正好想要喝酒,便做出了肯定的回复。就这样,纪录片告诉给了我们逻辑的概念——

逻辑不是知识,逻辑不生产知识,它所做的事提供我们一套严谨的规则,用来组织和运用知识。

纪录片将深奥的概念融进了生动的故事中,这样的讲解易于孩子理解,也能够让小朋友迅速破冰,喜欢上这门新的知识。

三、这个纪录片虽然是给孩子看的,但其对逻辑学的讨论并没有浮于表面。相反,它对这门学科的讨论十分深入:三段论、布尔运算、悖论、不确定性、不完全性…… 这些至为重要的逻辑概念,在短短的纪录片中都得到了讲解。

为了讲解现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 “布尔运算”,主持人 Dave Cliff 教授让孩子们集体“变成一台计算机”: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并完成了 3 + 2 的运算: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全片对逻辑学中知识点的讲解是由一个又一个游戏构成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观看过程中把这些游戏的玩法记录下来,在亲子游戏中进行孩子的逻辑学启蒙,有爱又温馨。

此外,全片沿着历史的脉络,对逻辑学发展进行了梳理。

从亚里士多德到《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查尔斯 · 道奇森(Charles Dodgson);

再到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先驱,《逻辑的数学分析》的作者乔治 · 布尔(George Boole);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从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和英国哲学家伯特兰 · 罗素(Bertrand Russell),再到计算机之父阿兰 · 图灵(Alan Turing);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全片关于逻辑学发展史的论述,系统、简明又不失趣味。在讲到三段论时,知道自己“终有一死”的苏格拉底发出了富有幽默感的哀叹。

人终有一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小前提);

苏格拉底终有一死(结论)。

中国人没逻辑?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告诉你逻辑是什么-信息快讯网

逻辑不仅影响各领域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从街角酒吧到金融市场交易所,从古老的哲学研究到前卫的人工智能科技,逻辑无处不在。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我爱纪录片

潜力大、颜值高、动能足,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
中国公路被外国节目赞为“世界第八大奇迹”,BBC主持人感叹:我们英国已经没救了
“90后”小伙树叶上雕京剧脸谱 传承中国古老技艺
全球首个5G火车站来了,网友盛赞“这才是中国速度”
韩国海警扣押两艘中国渔船,宣称“涉嫌非法捕捞”
为什么你吃的食物跟广告上的永远不一样? 摄影师们为了给食物摆造型也是够拼了
为什么解放军第一位坦克战斗英雄在锦州战役时差点被指导员枪毙?
让建议更“接地气”更管用——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袁玉宇手记
向阳花开总是春——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采访手记
看到桀骜不驯的大张伟被老婆拎走,才知道他为什么把白胖喜庆作为择偶标准
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全国人大代表冯乐平:反映农民的意愿和心声(新春走基层·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加强学习,认真履职——全国人大代表范永贞采访手记
《延禧攻略》《如懿传》《锦绣未央》……抽去历史内核后的宫斗剧什么时候沦为了娱乐贩卖机
为什么牛尿才是印度最顶级的保健品?
【中国那些事儿】谁说老了只能带孙子?70岁“无腿登山家”将中国人的坚韧从珠峰之巅带向国际舞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钢: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让孩子怕上学?
【中国那些事儿】走失8个月后现身昆明的泰国老人已回家 她说:一路上都有好心中国人帮助
用“大豆逻辑”来看看中美贸易战
迈克尔·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正式起诉“娈童案”主题纪录片《逃离梦幻岛》
怎样把新学期过好?一位特级教师给老师8条建议,最后一条尤其重要
我们研究了赵薇、黄晓明、王小帅等17位明星的大学论文,写得不错的还是有的
《航拍中国》的取景地,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境
大胜叙利亚,中国男篮仍暴露问题
文汇时评 | 从两个“万亿级”看中国消费新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推迟3月1日上调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的计划
韩国防部:抗议中国军机飞入其“防空识别区”,网友:多去去就好了
树木为什么不能无限长高?
“网红”小林老师在纽约开讲啦,要把二十四节气讲给外国人听
让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扎实成效
“我当代表为人民”——全国人大代表黄超采访手记
青少年题材文化产品,拿什么满足“一键获取世界”的网生代
金正恩专列什么样?防弹防爆防追踪,提供世界各地的菜系,还能K歌……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这几个你搞不懂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为什么我3岁的儿子有不良信用记录?儿童隐私贩卖成数据泄露新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徐滔:将心比心是当好人大代表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减”税“加”服务 企业发展更有感
中国史上最扑朔迷离的坠机,是飞机被动手脚还是“假死”烟雾弹?为什么1945年的中国人都不相信戴笠已死?
网红纪录片惊现克隆版,海外热模式引出各类本土版,中国纪录片创作跟风可休矣
人民日报钟声:读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上海“首店经济”持续飘红逻辑:消费创新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