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花季小烦恼:中医可否防治荨麻疹?

2019-03-03信息快讯网

春天花季小烦恼:中医可否防治荨麻疹?-信息快讯网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过敏性皮肤病,俗称“风疹块”,表现为皮肤局部肿胀隆起,常有灼热或瘙痒感,称之为“风团”。患荨麻疹而就诊者约占皮肤病门诊的3%至7%,而实际发病数远高于就诊率。

生活中发生荨麻疹的情况很多,比如有时身上觉得痒就用手抓,而后局部皮肤呈条状红肿隆起,医学上称为“划痕征”,实际就是人工荨麻疹。又如某些患者由于寒冷或日晒等温度刺激也可出现“风团”。还有幼儿或青少年进食了某种食物或服了某种药物,不仅全身发疹,甚则伴见口唇肿胀,若停止再食,则皮疹不现,故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家长明白“风疹块”并无大碍,不一定非去医院。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与风邪致病有关,即“风为百病之长”,临床所见风疹块骤发骤退,体现的正是风邪善行而数变的致病特点。古医籍上认为其发病是由于患者禀赋不耐、正气不足、复为风邪外袭所致,犹如西医所言的过敏体质。

皮损大多一天内可自行消退,但严重者可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甚至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窒息及过敏性休克发生,此时要急救治疗。

临床所见荨麻疹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者发作数天至24周,即可停发;若反复发作,病程持续六周以上、且每周至少发生风团皮损两次以上则为慢性。

各类皮肤疾病中,荨麻疹是较难彻底根治的,这是由于作为过敏原的物质复杂繁多,且与生活密切相关而难以避免。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不过,70%到80%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病原,尤其是慢性荨麻疹。

引起荨麻疹的常见原因有:

1.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某些局部病灶如中耳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肝炎、肠蛔虫症等所致炎症代谢物。

2.食物因素:海鲜、蛋白质类为多,还有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香辛料等,一次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及酗酒后易发。

3.药物因素:青霉素、解热镇痛药及血清制品,如破伤风针、狂犬疫苗等。

4.吸入因素:吸入粉尘、花粉、动物皮屑、羽毛及油漆等挥发性化学品所致。

5.物理及化学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压力及化学物刺激等。如遇冷风或热水后易发,亦有剧烈运动后易发。

6.昆虫因素:被螨虫、虱、蚤叮咬,或被蜂蛰、毛虫的毒刺刺伤等。

7.代谢因素: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诱发慢性荨麻疹。

8.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等。

9.精神因素:情绪激动、过度紧张、抑郁、焦虑等都可诱发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多因素皮肤病,患病后应仔细查找过敏原,从源头上防止。

病程较长的患者,应规律服药,千万不能骤然停药,否则会致病情“反跳”。

中医学认为急性荨麻疹主要由风邪致病,而若饮食不当,伤及脾胃而致胃肠积热,外泛肌肤,也易引发风团皮疹,故急性荨麻疹以疏风清热、散寒除湿为原则,常用药物有荆芥、防风、牛蒡子、金银花、连翘、苍耳草、浮萍、桂枝、麻黄、芍药、生姜、茯苓、白鲜皮、厚朴、甘草等。

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多易致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故应辨别脏腑虚实、审因论治,分别采用益气固表、补益肝肾、养血祛风、健脾和胃等法则。常用代表方有八珍汤、六味地黄汤、四物消风散等,常用药物有熟地黄、生地黄、党参、白术、白芍、茯苓、当归、仙茅、仙灵脾、女贞子、旱莲草、丹皮、丹参、柴胡、甘草等,也可给予穴位注射丹参、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可有助皮疹缓解,减轻疾病反复。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点:

1.寻找过敏原:应从居住、工作环境、饮食习惯、常接触物品、皮疹发生时的特点等方面寻找。

2.尽量避免过敏原刺激:避免服用易致敏药物,不吃已知或可能致敏的食物;保持室内通风清洁;避免饲养有毛宠物;花季减少外出或减少吸入过敏物,还应积极治疗自身局灶感染。

3.起居有节:衣着宽松,以全棉或丝质内衣为佳,避免身热、摩擦而致皮肤瘙痒;少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慢性荨麻疹者忌食不新鲜的海鲜、牛羊肉、蛋、奶等;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水果以苹果、柑桔效果为好;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情开朗,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作者:李咏梅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