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进行时⑨ | 循环产业链“赋能”末端处置,让垃圾更好地变废为宝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上海团人大代表与网友在线交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是大家关心的热点议题之一。
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后,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处置?日前,记者继续实地探访,来到上海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的主要基地——老港。这里肩负着全市70%左右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每天的处置量达到1.5万吨。
细雨蒙蒙,车驶入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两侧树木成林,草坪成片。生态苑里,“乌篷听雨”“芦花鹭影”景致别样,俨然一座郊野公园。不远处,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在高空中缓缓转动3支叶片。不时有运输集卡从身边驶过。
往里行,一座巨大的白色冷却塔进入视线,像一只往上收口的花瓶,静静地、引人注目地站立在朦胧细雨中,瓶口冒着白色的水蒸汽。
很快,就到了老港再生能源中心。每天有超过3000吨生活垃圾在这里的焚烧厂分解、发电,变废为宝。在垃圾待焚烧库区, 6个爪子的机器抓手,像抓娃娃机一样,强有力地一把抓起垃圾,灵活地送入焚烧口。这个巨大的抓手,一次可以抓送8吨垃圾。
这里的中控室24小时不间断工作,4台焚烧炉,保持8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每天发电量120万度。
上海环境集团再生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老港分公司总经理朱四六介绍说,老港末端处置对于垃圾分类的反应是最明显的,干湿垃圾分离后,垃圾含水率有效降低,垃圾焚烧等末端处置效率大大提高,燃烧稳定性也好了,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6月逐步投运,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6000吨,年上网电量可达6亿度以上。老港,正围绕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着力提高资源化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逐步形成废弃物循环的产业链,成为现代化、封闭式、高效无污染的生态环保基地。
文:王蔚
摄影:陈龙 张挺 张伊辰
剪辑:王卓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