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专家三令五申

    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扎~堆~

    以前常被大家吐槽的扰民广场舞

    也似乎消停了

    不过最近随着疫情得以控制

    气温走高、白昼延长

    广场舞又重出江湖

糟心!叔叔阿姨又开始跳舞了,百人聚集,还有人不戴好口罩…-LMLPHP

    你方跳罢我登场

    高峰期百人聚集

    晚上七点刚过,天色微微擦黑,位于北京市华威路上的潘家园文化苑已然热闹起来。

    小广场上,十几位大妈正伴随音乐翩然起舞,四周石凳上也坐了不少休憩、聊天的市民。三位大爷靠在一块儿,正研究着智能手机

    记者注意到,虽然几米外立牌上就有“戴好口罩,做好防护”的提示,但他们谁都没有戴口罩,有一位还在抽着烟。

糟心!叔叔阿姨又开始跳舞了,百人聚集,还有人不戴好口罩…-LMLPHP

    伴随天色转暗,舞曲节奏更加动感。不时有围观居民加入其中,或在旁边跟着摇摆身体。

糟心!叔叔阿姨又开始跳舞了,百人聚集,还有人不戴好口罩…-LMLPHP

    前排领舞的一位老人表示

    大伙儿清明节后就又出来跳舞了

    每晚从7点跳到8点

    许是跳得太过起劲

    不少人的口罩已经戴不住了

    晚上8点,“阿姨舞队”曲终人散,但小广场上的人却越聚越多。原来,有另一支交谊舞队将要在这里“大展拳脚”。从“月朦胧鸟朦胧”,到“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支舞队音量更响,人也更多。

    8点50分左右,记者艰难数了两遍,发现不大的空地上竟有30余对舞者在翩然起舞!要时刻注意,才能不与身旁的人相撞。若算上围观、聊天群众,足有百人聚集于此。

    一位跳舞的大叔告诉记者,每天他们都在广场舞之后开始活动,一直会跳到将近晚上10点。

    大叔的口罩兜在下巴处,身旁的舞伴则根本没戴口罩。乐声再次响起后,他一搂舞伴,轻快地跨入“舞池”继续旋转起来……

    三组舞团“见缝插针”

    长条绿地夜晚扰民

    相比扎堆聚集,在北京兴华大街西侧,中建·国际港小区的东北角位置,噪音扰民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晚7点50分许,位于最北侧,也是面积最大的空地上已响起隆隆曲声。伴着“姑娘啊姑娘你的身上,飘着让人心醉的花香”,二十余对舞者或盘旋起舞,或“现场教学”。

    在他们旁边,就是由清源街道国际港社区居委会竖立的蓝色牌匾,提示“请勿大声喧哗”及“请将音响调至小音量”。

糟心!叔叔阿姨又开始跳舞了,百人聚集,还有人不戴好口罩…-LMLPHP

    向南约三十米,则是另外一群跳着类似新疆曲风的舞者。虽然他们总共也就五对,但伴奏音量却不遑多让,经过时感觉十分震耳。再向南不远则是第三组舞团,十余对舞者在跳跃旋转。许是乐曲节奏快、运动幅度大,近一半舞者的脸上已经没有口罩了。

    记者注意到,国际港小区紧挨街心公园,楼体与公园间没有围墙,仅有栏杆作为阻隔。有居民表示,这种音量在楼里听得十分清楚。“地方小,每个舞队人也不多,根本不必放这么大声儿!”

    事实上,就疫情期间广场舞扰民问题,4月18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也有该小区住户反映,“老人心脏不适,孩子网课上不好,上班族无法专心工作,家中关着3层玻璃也无法隔音。”对此清源街道回复称,已悬挂“疫情期间不聚集”横幅,在广场醒目位置设立了6块“不要大声喧哗”的提示牌等,并对跳舞者进行了劝说。

    文化娱乐渐渐“复苏”

    本令人欣慰

    但密集扎堆、不重防护

    实不应再成为

    广场舞刺眼的新“标签”

   

05-01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