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市场呈现出"三大利好":

      1、重要会议时间确定 稳定性预期来临昨日,重要会议的时间终于定了。今年重要会议推迟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而推迟后确定召开时间,反过来又说明当前防控形势良好,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各方运营逐步常态化,这是好事,积极的影响。   而对于二级市场来说,也是利好提振。根据开源证券的统计,"两会"召开前一个月,上证综指取得正收益的有17次,占比高达85%;"两会"结束后一个月,上证综指取得正收益的也有15次,占比为75%。这充分说明,"两会"前后,二级市场总体表现良好,市场环境相对积极,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结合当前市场,经历了3月份集中性的下跌之后,当前市场迎来阶段修复,而且我们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托底迹象也比较明显,进一步凸显投资价值。  2、PMI再上荣枯线 经济两个月保持扩张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50.8,预期51,前值52。理论上,大家都清楚,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此次虽然仍有部分行业复工复产比较困难,但是PMI数据总体的向好性,还是给市场带来较大信心。上月,经历了PMI的滑铁卢之后,3月份重回荣枯线,而此次又再次站上荣枯线,持续性 之下,经济的回升还是值得期待的。而同样的,回顾2019年11月的PMI,经历此前六个月下行之后重新站上荣枯线,而此后三个月股市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3、年报、季报"排雷"完毕 短期迎来新预期众所周知,每年4月份是年报以及当年一季报公布的重要时间,此时市场风险和机会并存。此时,那些业绩预期比较好的上市公司,往往会得到市场的青睐,而绩差股、预期较差的标的,会得到资金的抛弃,不注意的,短期也容易"踩雷"。所以,我们从4月23日到28日大家发现,每天都会有约五十只个股跌停,个股的风险是比较大的,而市场也迎来了连续的回踩。

     但此时不同,业绩公布基本结束了,投资者不用去"排雷"了,也不用担心"踩雷"了,市场新的预期也同时应声而起。不仅仅是重要会议的预期,对此前超跌的题材股的预期也会重新启动。所以,今日盘中,大家也会看到,科技股迎来井喷。   回顾4月份以来,我们认为反弹已经开启而且会持续,并把这里的反弹定义为"犹豫型"反弹,并认为期间反弹力度薄弱,而且会有较大的波折。而至此,随着重要会议时间的确定、PMI数据的再次站上荣枯线以及"业绩雷"的结束,市场市情绪有望继续回升,整体支撑的效应有望进一步明确。所以,在此前市场已经反弹并且反弹会延续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看好市场修复性的反弹行情,而且,通过此前犹豫型反弹的考验,接下来市场有望迎来真正的估值回升。   此外,当前市场,"估值底"以及"政策底"已经和盘托出,中长线投资价值凸显,建议投资者做好阶段性的配置。而短线,需要注意的题材股仍有反复,积极博弈个股的同时,注意仓位的控制。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临近"五一"小长假,还是需要避免节前的交投冷淡历史规律以及假日期间外围市场的不确定性,总体小幅持仓为主。   最后,我们再次对"两会"行情予以期待,不仅仅是因为事件的影响,更是因为当前市场的相对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特别是更多的行业将逐步继续开放之际,对于经济的提振的推动作用,值得期待。

05-01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