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怎么换乘最方便?对市民来说,毫无疑问,同站台或者只需上下楼即可实现为最佳选择。对应设计,也就是同站台换乘以及点式换乘,后者细分为“十”型、“T”型以及“L”型,其中又以“十”型最为便捷。
上海在建地铁14号线,是一条由城市西北地区至东北方向的横向主要快速交通线,也是目前路网中继1、2号线后又一条A型车8节编组大运量的线路。记者从申通地铁了解到,该线路预计今年底通车,开通的12个换乘站点中,点式换乘与通道换乘各占一半。
为何没有最为便捷的同站台换乘?“轨道交通换乘形式的选择,一般会在线网规划阶段,根据线路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规划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适的换乘方式,或者是几种换乘方式的组合,最大化发挥轨交线网功能。”上海隧道院建筑二所主任工程师郭思铖解释,14号线作为8A编组线路,超7成站点位于中环内,沿线地块均已基本建成,线路穿越的控制因素较多,因此沿线站点没有与线网中的其他线路形成平行换乘的条件。
点式换乘中,最为便捷的型式便是“十”型。在规划阶段,14号线不少站点就是据此设计。不过,在实际施工时,位置往往会出现变动,“十”型变为短“十”型或者“T”型。
这是因为,“十”型施工通常需要占据十字路口,全部开挖对交通影响不小,尤其是在车流繁忙地段。针对类似的站点,建设者会根据交通状况、地下管线以及施工难度,将换乘方式进行微调,尽可能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比如,14号线铜川路站就与15号线铜川路站形成了“T”型节点换乘。
“在上海地铁建设初期,换乘距离被放在换乘设计的第一位。有条件的站点通常采用点式换乘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乘客通过上下一段不长的楼梯,就可以从一条线路到达另一条线路。”上海市隧道院建筑规划分院副院长杨玲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地铁路网越来越密集,交通枢纽站的选择越来越重视换乘形式的综合性能。”
在新线规划时,由于部分已运营的老线并没有预留新线的节点换乘条件,通常只能让新线站点靠近设置,形成通道换乘。
14号线陆家嘴站便是一例。2号线陆家嘴站早在2000年就已正式开通运营,当时14号线还未规划。在该线路规划前期稳定后,便按通道换乘的方式,对陆家嘴站换乘通道进行了规划协调和预留。“十多年前,国金中心实施地下室工程时,预留了换乘通道,2012年东西通道建设时又代建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前期工作,换乘通道只能在道路下方建设,增加大量转折,距离明显加长,建设难度和对交通影响几何级数增加。”
从地铁运营的角度上说,在换乘客流特别大的车站,换乘通道还可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以世纪大道站为例,这是上海地铁路网中少有的四线换乘车站。换乘设计充分考虑便捷性,但在高峰时段,也给客流组织和运营带来极大的考验。如今的地铁设计,在考虑便捷同时,较以往更多考虑合理地组织和疏解客流。
“我们的设计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从追求便捷的‘零换乘’,到如今更多考虑换乘综合能力。”郭思铖介绍,14号线将换乘通行能力的可靠性更多考虑在内,通过对换乘路径进行饱和性验算等方式,提高换乘能力与组织。同时,在面向特殊群体方面也有细节的考虑,首次实现全线无障碍换乘。“比如无障碍电梯的容量,以前常用的电梯一般堪堪容纳两部轮椅,这次全线采用了1.35吨电梯,空间多了1/3,乘坐舒适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