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华遗嘱库发布了《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扬子晚报记者邀请了相关专家对遗嘱大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除了90后以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那么,90后、00后遗嘱都有什么内容?四年来,关于“遗嘱”的数据又有哪些有意思的变化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遗嘱中有些什么内容

80后的遗嘱中,涉及房产的超9成

数据显示,在2017年,共有73位“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03人,短短4年期间,一共翻了将近7倍。80后的遗嘱中,有97.23%是涉及到房产。据了解,该人群中,超过一半的80后是通过自己和另一半的奋斗买房,有一部分人是通过父母的资助买房。此外,80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13.16%的遗嘱涉及到公司股权,有15.89%的遗嘱涉及到证券基金。

“90后”的遗嘱中常见“虚拟财产”

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2018年这个数字是123人;2019年,人数为166人,截至2020年底,人数合计为553人。

“90后”人群立遗嘱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给遗嘱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有71.54%是涉及到房产。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就是证券基金。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这部分“90后”,父母买房挂名在子女名下的现象很普遍,还有的父母甚至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人要订立遗嘱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早早订立遗嘱

为了避免财产纠纷

希望以此感谢朋友的关怀

刚满18周岁的大一新生李红(化名),也希望订立遗嘱。她希望把一张存在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留给自己的一位朋友,她曾在自己最伤心难过时给予了支持和关爱。尽管并没有把这笔钱留给父母,但李红表示,以后挣的钱如果往这张银行卡里放,资产增多会重新订立遗嘱,增加遗嘱继承人。

特别想把虚拟账号保存下来

延伸阅读

疫情下,海外华人立遗嘱意愿最迫切

50多岁的黄先生夫妻两人此前是中国人,后移民新西兰。有一个儿子,已娶妻生了3个子女。2020年7月,因国外疫情日益严重,两人就想提前立一份遗嘱,做好财产安排。2020年11月,他们办理了遗嘱。把在国内的财产给儿子和儿媳继承。根据数据显示,从2020年8月开始,海外华人咨询办理遗嘱的人数逐步走高,去年1月份咨询量仅35人,到12月份咨询量达104人,咨询量增长3倍。对此陈凯表示:“经分析,由于国外疫情日益严重,使他们开始考虑在其留在国内的资产的安排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美籍华人订立遗嘱的人数最多,一共有52人,

其次是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还有个别少数来自于俄罗斯、马来西亚、 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据了解,他们长期在国外居住生活。

根据统计分析,境外人士的遗嘱中,处理的财产以国内不动产为主,占比高达99%,其次是国内存款,占比28%。此外,有部分人士所处理的财产属于境外财产,以银行存款为主,占比11%,国外不动产占比有1%。

财产给子女继承比率逐年下降

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2020年间,遗嘱中所涉及的继承人多为配偶或子女;数据表明,“子女直接继承”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说明群众开始普遍意识到要优先考虑保障配偶的晚年幸福生活。由孙辈直接继承占比11.67%。选择“子女直接继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选择“其他分配方案”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分配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后,老百姓在订立遗嘱的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打印遗嘱”是《民法典》确认的一种新的遗嘱形式。在登记过程中,登记人员会根据遗嘱人的意愿,打印出遗嘱文本,再由遗嘱人签字确认,并且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同时,通过人脸识别、录音录像、精神评估、指纹采集、文档扫描、司法备案等技术手段,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保订立的遗嘱是真实、合法、有效的。

另外,记者也看到,目前中国的遗嘱普及率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相比于全国法院2017年到2019年一审继承案件收案数117937件、141134件和143580件,其中遗嘱案件分别为6006件、6521件和6872

件,立遗嘱比例不足5%。

来源:扬子晚报

03-20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