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莉(化名)的孩子已经一岁半了,最近开启了咬人模式,在家里稍微有个不顺心就张开嘴巴咬人。家里人手臂上都留有孩子的口齿印,每次孩子咬人后莉莉都会立即制止,有时候还会反手打几下以此让孩子“长记性”。哪知无论怎么斥责、怎么打,孩子爱咬人的习惯依然未改变,莉莉为此操碎了心。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咬人的行为,大多是内心某种情绪的表达:高兴、生气或紧张等。当孩子开始有咬人行为时,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一旦随着孩子成长带入到社会交际中,将会被贴上“暴力”和“坏孩子”的标签,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咬人”行为?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出现不同现象的咬人行为。出现咬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咬人行为作出合理的应对方式,这样才能在纠正孩子咬人行为的同时不影响宝宝性格心理发育。

4~8月的孩子咬人大多因为“长牙齿”

4个月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会开始长牙齿,有些孩子可能会晚一点。在孩子长牙的时候,会出现牙床痒痒的情况,会通过咬东西来缓解出牙的疼痛感。有时候妈妈在哺乳的时候,孩子也会借此机会来磨一磨牙床的不适感。这个阶段的孩子咬人并不是“有意识”地咬人,而是无意识地通过“咬”来缓解出牙不适。

9~15个月的孩子咬人,大多因为“出牙痛”+“情绪表达”

随着孩子逐渐发育,在9个月之后,除了出牙痛会让孩子出现咬人现象外,孩子会出现各种情绪的表达:比如当孩子有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通过咬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时候的宝宝还不懂得用语言去表述自己的需求,所以会采用“看似极端”的方法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为什么孩子表达情绪会选用“咬”的方式呢?这是因为孩子在出生后是通过口来认识世界的,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孩子在初期探索世界时会用嘴巴去“舔、吃、咬”。

1岁半以上的孩子咬人,源于不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孩子一岁半 之后,孩子如果出现咬人行为,毋庸置疑肯定是孩子某种情绪的表达。这些情绪包括:孩子不高兴了、孩子气愤的时候、孩子兴奋的时候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由于咬人这种表达方式是不当的,如果没有得到家长有效地引导,将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3岁以上的孩子咬人,性格发育或行为发育出现问题,家长要警惕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3岁咬人的情况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是因为3岁以后的孩子大多已经会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如果还是经常动不动咬人(高兴了咬人、生气时咬人等,甚至还咬别的小朋友),家长则要警惕是不是孩子性格发育或行为发育出现了问题,要及时予以干预。

孩子出现咬人行为,比起“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这样应对更有效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咬人行为时,会通过喝令制止、斥责甚至是打骂的方式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采取这种方式处理的结果是孩子仍然会咬人,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感,觉得“我是个坏孩子,没人喜欢我,没人愿意和我玩。家长“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对孩子性格发育和社交能力发展形成巨大的阻碍。

出牙期的咬人行为

孩子如果在出牙期出现咬人行为,这时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磨牙棒或是牙胶让孩子啃咬。除此之外,家长不要对孩子吃手的行为多加制止,一岁以内孩子吃手都是正常的,这是他们在探索世界。

无论在口腔敏感期还是出牙期,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去斥责孩子乱吃乱咬东西的行为,而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口腔需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孩子啃咬物品的安全和干净,做好手部的清洁工作即可。

情绪上的咬人行为,可以先“冷处理”

孩子因情绪出现的咬人行为,在孩子咬人的初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咬人的行为是“对或错”。可在家长的认知观念里,孩子咬人是不对的,自然会对孩子这种行为家长会做出“过激”的反应,正是因为家长过激的反应反而还强化了孩子的咬人行为。

因为孩子觉得我一咬人就得到了家长的特别关注,咬人自然就成了孩子的某种“情绪手段”。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咬人后首要工作不是去制止或斥责孩子,而是该装作没感觉、不知道。这样孩子在咬了一次、两次之后觉得无趣、没效果自然就不会咬了。

冷处理无效,再进行语言+情感上的引导

有些孩子对于冷处理这种方式没有效果,这时家长可以用语言+情感的方式来引导:

语言:3岁以前的孩子词汇量有限,孩子因为东西被抢了咬人,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是不是也想要那个玩具,那你可以和妈妈说,帮你拿回那个玩具”,而不是用牙齿咬人就能拿回玩具的。

情感:当孩子咬人后,家长可以让孩子看看自己被咬的地方,然后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宝贝,你看你把妈妈这里咬变色了,妈妈疼了好久呢。”孩子如果不能理解疼的意思,家长可以用孩子受伤时的感受来类比,以此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

CiCi妈寄语:你家孩子咬人吗?你是如何应对的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应对方法。

07-02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