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时,普陀区46街坊,即宜川路街道农林路301弄“三产六户”的居民乔迁新居,街道领导和居委会干部为即将搬迁的居民送上鲜花和暖心“乔迁礼”,祝贺大家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前夕,彻底告别“拎马桶”的旧日子,圆了21年的新居梦,喜气洋洋迈向小康新生活。
图说:这些铁路边的房子无独立卫生设施设备,房屋结构老旧、空间狭小、安全隐患大。宜川路街道供图
光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岚表示,选择今天这个含3个“9”的时刻(9月29日9时)为居民举办搬迁仪式,是希望“9”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长长久久”的吉利数字,为乔迁之喜的居民带来更多美好生活的祝福。
农林路301弄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从1999年到2019年,这片总建筑面积约181平方米的住地,历经1999年光新路480弄建造时的动迁和2010年世博会前夕的旧改,30户居民最终留下了1号、26号和33号三幢私房,成为宜川路街道最后的无卫生设施的老旧住房区域。
图说:街道领导和居委会干部为即将搬迁的居民送上鲜花和暖心“乔迁礼”。宜川路街道供图
这个地块是附近的“洼地”——无独立卫生设施设备,房屋结构老旧、空间狭小、安全隐患大。此外,这“六户”人家的家庭成员中既有大病重病人员又有残疾人员,既有单亲家庭又有大龄未婚青年。虽然居民们对改善生活的呼声强烈,该地块也历经过两次动迁(旧改),但因为某些原因,协议最终没有达成。
复工复产以来,宜川路街道党工委全力加速推进开展“三旧”换“三新”工作,再次启动普陀区46街坊地块的房屋置换协议。在协议项目开展之初,街道便成立了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实地勘察,将该地块的房屋、房主、租客、矛盾问题等情况一一排摸,形成一户一档,制定详实的“作战图”。在签约过程中,坚持阳光政策,统一口径、统一标准,做好一户一方案,负责本次置换协议的管理办表示,确保“该群众享受的利益一分不少,不符合政策的要求一步不让”。
图说:宜川路街道农林路301弄“三产六户”的居民乔迁新居。宜川路街道供图
由于补偿对象人数众多,需求各不相同,工作人员就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政策,为置换对象精准地切分“蛋糕”,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居民的利益。张老伯(化名)夫妻对改善居住环境充满期待,本以为“签约无望”的他们去年将老房子装修了一遍。得知签约工作重新启动的时候,张老伯说,“非常希望改善居住环境,在有生之年,享受一下美好人生。”不过,在签协议的时候,张老伯却迟迟没有动笔。原来,他固执地认为“钉”得越久,拿到的利益会越多。为此,宜川路街道和普陀区征收所“见招拆招”,多次上门耐心劝说,还为张老伯拟定了数套协议方案,供他选择。张老伯理解了街道的阳光政策,成为第二家签约人。